波小倒挂国旗风波 | 甲华青:未经调查 教长不应仓促“严惩”


(马六甲7日讯)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对教育部长近日针对波德申一所华小国旗倒挂事件的表态,感到遗憾并深表关注。部长未经过全面调查,即作出“严厉惩处”之言论,不仅显得仓促,也不符合教育工作者应有的审慎态度,更有未审先判之嫌。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团长骆文杰认为,校园是一个教导、学习与成长的空间,不应沦为被惩戒和惩戒他人的工具。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若该事件确属校工的疏忽,就更应本着教育与纠正的精神去处理,而不是以“示众式惩罚”方式解决。
ADVERTISEMENT
质疑教部国旗失误持双标
他发文告表示,教育部在处理此事件时所展示的立场,与其过去面对自身过失的处理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SPM分析报告》第三册中,即出现国旗插图错误,最终仅以公开道歉草草了事,责任也未进一步厘清。同样涉及国旗误用,为何处理态度却天差地别?这无疑令人质疑,教育部是否在此事上采取了双重标准。
他说,当媒体如《星洲日报》、《光华日报》因国旗插图错误而让总编辑及副编辑主任停职时,社会已有反思声浪。“犯错未必等同于不爱国”,各界理应透过更成熟和理性的方式去纠正失误,而非动辄以惩罚来定性。
此外,他表示,现实中不难发现,许多路边摊、商户及公共场所悬挂破损或不规范的国旗,也并未见有关当局展开大规模执法行动或问责程序。倘若以同样逻辑推演,是否也该追究地方政府或相关官员的责任?显然,情理上无法成立,执行上也不具现实性。
他表示,真正的爱国精神,不应是“惩罚出来”的,而应透过教育、引导与包容慢慢培养。若因一次技术性错误,就应舆论去对一所学校进行高压处理,不但无法树立正确的国旗尊重观念,反而可能造成学生与教育当局之间的信任裂痕,对“国家认同”产生抗拒与疏离。
抨阿克马言论具煽动
“我们亦对巫青团长阿克马在此事件中的言论表示遗憾。他的言语中所呈现的煽动性与攻击性,不仅无助于化解事态,更有恶意操弄人民情绪之嫌。试图将一个校工的疏忽放大。反之,对教育部早前的失误却视而不见。他的极端发言非首次出现,反映出部分政治人物惯性借题发挥,机会主义心态,破坏社会和谐的本质。”
他呼吁教育部与社会各界应理性看待类似事件,并以公平、一致及教育性的态度处理。若政府真心要推广爱国意识,应从制度、教育与生活层面入手,而非对教育单位与个体过失采取高压与标签式手段。
他说,该青年团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更成熟、包容的国家认同教育。坚持教育是培育希望的土壤,不应沦为惩罚错误的刑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