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沃尔巴克氏菌蚊子“以蚊治蚊” 甲蚊症病例降逾45%


                            
                        
(马六甲13日讯)甲卫生局在州内释放带有沃尔巴克氏菌蚊子作为对抗骨痛热症的计划已见成效,截至目前,已释放逾178万只此类蚊子,据评估,实施地区的骨痛热症病例下降幅度介于45至100%。
林朝雁:计划耗资逾89万
怡力州议员林朝雁表示,根据州议会的资料,卫生局迄今共释放超过178万只带有沃尔巴克氏菌蚊子,耗资逾89万令吉。
ADVERTISEMENT
她说,当蚊子体内带有沃尔巴克氏菌时,会影响骨痛热症等病原体的复制,使病毒难以在蚊子体内存活,这也间接保护人们不被感染。
“相关计划是卫生部自2019年起推行的措施,全国已释放超过千万只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截至7月26日,州内累计骨痛热症病例达717例,包括中央县484例、野新县147例及亚罗牙也县86例。”
她说,甲州卫生局将持续通过成立预防骨痛热症工作小组、召开防范会议、或与地方政府合作等方式,减少骨痛热症病例,以及对热点区域展开防范措施。
她呼吁民众配合清理住宅周围环境及积水,并指出卫生局会依据1975年消灭带传染疾病昆虫法令对建筑工地、废金属回收厂及商业区等进行检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