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2:43pm 26/08/2025

历史

肉骨茶

味觉

历史

肉骨茶

味觉

李振城 | 肉骨茶 历史与味觉的交织

走在马六甲古城的街头,随处可见鸡饭粒、娘惹餐和煎露的招牌。这些都是游客熟悉的马六甲味道,但在鸡场街里,另一种热腾腾的香气正从锅里飘出,那就是。对许多人来说,马六甲的肉骨茶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因为它的味道与巴生或新加坡的版本大不相同。

肉骨茶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大批华人从福建、潮州、广东漂洋过海来到马来亚,从事港口、锡矿和橡胶园的劳力工作。生活艰辛,工时漫长,他们需要一种既能填饱肚子又能补充体力的食物。于是,有人用猪排骨、蒜头、酱油和药材放入锅中,慢火炖煮出一锅浓汤。这锅汤不但能下饭,还能驱走疲劳。久而久之,它成了劳工群体最实在的滋补品。

ADVERTISEMENT

名字里的“肉骨”指的是猪排骨,“茶”却并非汤里的材料。那时的人们习惯在吃肉骨茶时泡上一壶浓茶,用来解腻、帮助消化。于是这道料理就被叫做“肉骨茶”,这个名字一传百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肉骨茶在不同地方发展出各自的风味。巴生的肉骨茶汤色深沉,酱油味浓,药材味厚重,是最具代表性的版本;新加坡的潮州派则以胡椒为主调,汤色清澈,辛辣的胡椒香让人一口下去立刻清醒;福建风格的肉骨茶则强调药材与肉香的平衡,味道温润。

而马六甲的肉骨茶与这些地方不同,它的汤色较浅,味道清淡,药材香气温和,不会过于厚重或辛辣。有些做法甚至会加入海鲜或不同的药材,让整锅汤更显得温顺。对许多游客来说,这种味道清新的肉骨茶与马六甲古城的悠闲氛围相呼应。

最早的肉骨茶做法简单,只需要排骨和蒜头。但今天的肉骨茶早已多样化,配料丰富,有人加入猪脚、猪肠,有人喜欢搭配油条、豆腐卜,也有人放入金针菇和蔬菜。不同店家都有自己的秘密配方,形成各具特色的味道。

对我来说,肉骨茶更是一种家的味道。小时候在肉骨茶店里吃上一碗,长大后无论身处何地,只要闻到那熟悉的蒜香与药材味,心中都会浮现儿时的记忆。早期先贤在困苦中创造出这锅汤,如今它却成为世代相传的味道。

在今天,肉骨茶早已走向世界。在新加坡、中国、台湾,甚至欧美的城市,都能找到肉骨茶餐厅。我巴生的朋友还将它做成即食汤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随时尝到这种独特的滋味。许多外国人第一次听到“Bak Kut Teh”,还以为是一种茶叶。直到端起汤匙,喝下一口热汤,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并不是茶,而是一锅浓缩了马来西亚文化的灵魂汤。

马六甲的肉骨茶,不像巴生的厚重,也不像新加坡的辛辣,它有一种独特的清新与温润。尤其坐在鸡场街的小店里,看着窗外的红砖建筑与繁忙热闹的古城,再端起一碗冒着热气的肉骨茶,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让人记住马六甲,也记住了马来西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