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2:36pm 02/09/2025

照片

南京大屠杀

《南京照相馆》

照片

南京大屠杀

《南京照相馆》

李振城 | 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文:李振城

昨晚去电影院看了电影,感触良多。电影讲述的是期间,一群普通人意外接触到日军拍下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罪证冲洗、保存下来。片子没有用大场面去渲染战争,而是通过相片,把残酷的历史呈现在观众面前。走出电影院,我心里想的都是同一句话: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战争是血与火的对抗,但战争的真相,往往需要有人记录。战地记者和摄影记者,就是最勇敢的见证者。很多时候,他们拿起相机走进战场,面对的不只是危险,还有随时可能被毁灭的生命。但也正因为他们的坚持,我们才看见那些不能被遗忘的瞬间。

ADVERTISEMENT

历史上有一些战地摄影记者,他们的照片改变了世界。比如罗伯特·卡帕,他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他在西班牙内战时拍下了一名士兵中弹倒下的瞬间,那张照片震撼了全世界,让人们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二战时,他也冒着枪林弹雨,记录了诺曼底登陆,这些影像成为盟军反击纳粹的历史见证。

另一位值得记住的是越战时期的摄影师埃迪·亚当斯。他拍下了南越警察长官当街处决一名越共战俘的画面。那一瞬间的冷酷和血腥,让无数美国人质疑越战的正义性。可以说,那张照片比成千上万篇报道更有冲击力,成为推动美国反战浪潮的重要导火索。

还有越战时的尼克·伍特,他拍下了《凝固汽油弹下的女孩》。照片里,一个小女孩身上严重烧伤,赤裸着身体在公路上奔跑,脸上充满恐惧和痛苦。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国际社会对越战的反思,美国国内的反战声音因此更加强烈。有人说,那张照片让美国不得不加快撤军的脚步。

进入现代,詹姆斯·纳赫特韦被称为“人类苦难的黑白见证者”。他在卢旺达大屠杀、波黑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场上,用镜头留下大量触目惊心的影像。他拍的不只是死亡,还有幸存者的眼泪与挣扎。看到这些照片,人们会明白战争并不只是新闻里的“局势变化”,而是一个个具体生命的消逝。

这些例子说明,摄影记者在战争中的角色极为重要。新闻报道可以被辩解,可以被粉饰,但一张照片却让谎言无处遁形。照片是真实的见证,是无法抹去的证据。正如《南京照相馆》里表现的那样,当年在南京,正是一些影像让世界了解日军的暴行。没有照片,或许历史就会被篡改,被遗忘。

我想,这也是为什幺每个社会都需要摄影记者。他们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拍照,而是把真相留住。他们让世人看到战争的痛苦,也让后来的人懂得和平的珍贵。可以说,他们的相机是一种武器,不过不是用来杀人,而是用来守护真相。

其实,我国也有很多出色的摄影记者。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世界大战,但在国内外许多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比如东南亚的自然灾害、国际峰会、社会运动,他们都在现场,用照片告诉世人发生了什幺。每一张被刊登在报纸、杂志或网络上的照片,都是记者冒着风险、第一时间拍下来的。

希望大家能够更重视摄影记者。他们的工作常常被低估,但他们对我国社会和历史的贡献不可替代。就像电影里的那些冲洗底片的人,他们冒着风险保留底片只为了留下真相。

今天,摄影记者依然在做着一样的事情。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时代,他们的相机都会继续记录人类的喜怒哀乐,让真相得以流传。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