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6:07pm 13/09/2025

鸡场街

老街区

会馆

《用眼睛去旅游》

百年宗祠

鸡场街

老街区

会馆

《用眼睛去旅游》

百年宗祠

用眼睛去旅游 |穿梭百年宗祠与会馆之旅  体会族群的根与情

报道/摄影:范纯玮
福建会馆古色古香的门面,成为许多游客的打卡热点。

(马六甲12日讯)走进为主的,穿梭的文化旅程,沉浸马六甲华社历史重要缩影的美丽,静心感受沉淀着岁月的文化气息。

尽管老街区在近年逐渐转型为旅游文化区,但多间宗祠和会馆的存在,依然静静述说着华人先辈南来创业、互助共济的故事,等待着有缘人认识及了解。

ADVERTISEMENT

走在鸡场街,你很快就会被一栋栋外观古朴的建筑吸引,它们外墙或彩绘精美,或保留福建岭南建筑风格,门口挂着大红灯笼,大门上方挂着“宗祠”及“会馆”的金字牌匾,譬如福建会馆、海南会馆、潮州会馆、雷州会馆、西河堂林氏宗祠、赖氏宗祠、万宁社、茶阳会馆、冈州会馆、荥阳堂郑氏宗祠……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族群记忆和地方乡情。

马六甲海南会馆,见证了海南人当年远渡重洋的奋斗史。
牌匾文物铭刻远航奋斗历程

最先看到的是马六甲海南会馆三层建筑,顶端保留着1868年初创“琼州会馆”浮雕招牌,直至1991年才改为海南会馆,馆内供奉天后圣母妈祖,所保留的牌匾和文物,亦见证了海南人当年远渡重洋的奋斗史。

马六甲海南会馆供奉妈祖。

创于1822年的马六甲潮州会馆,门口挂着一对大灯笼及一排红灯笼,古老的大门有一对门神画像守护,椅子和乐器显示了音乐社华乐团排练的场景,也经常吸引游客参观欣赏;会馆当年是先贤南来时的齐聚点外,也是为同乡谋取福利的团体,如今更是一个人文古迹及文艺活动传承地。

马六甲潮州会馆门口挂着一对大灯笼及一排红灯笼。

马六甲雷州会馆成立于1898年,是大马最早成立的雷州会馆,为雷州乡亲联络乡谊的核心,壮观的会馆建筑具有漂亮的峇峇娘惹建筑文化特色,馆内具有特色的格局设计,每一处都是特殊的打卡点。

马六甲福建会馆拥有超过200年历史。

马六甲福建会馆是本地具代表性的会馆建筑之一,拥有超过200年历史,不仅是福建籍先辈聚会和商议事务的场所,也兼顾祭祖、教育和公益职能;建筑内外保留着精美的浮雕,樑柱彩绘细腻,气势非凡,古色古香的门面更成为许多游客拍照取景的打卡热点。

马六甲茶阳会馆会所。

位于鸡场街的马六甲茶阳会馆及观音亭街的万宁社,是广东籍乡亲的文化据点,分别成立于1807及1926年,而冈州会馆成立迄今超过130年。

位于观音亭街的万宁社外观。
记录迁徙创业繁衍

此外,对于游客来说,宗祠是一扇了解华人家族制度的窗口,当推门而入,或许能看到中堂悬挂着祖先画像,两旁楹联字迹端庄,墙壁镌刻着族谱与碑记,默默记录着几代人的迁徙、创业和繁衍。

马六甲西河堂林氏大宗祠。
 

甲西河堂林氏大宗祠成立于875年,踏入馆内可看到墙壁上挂着许多先贤照片,也有半世纪以前的理事合照,而马六甲赖氏宗祠成立于1960年代,荥阳会馆郑氏宗祠则成立于1863年。

甲如活博物馆

马六甲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宗祠与会馆就像散落在城市里的历史注脚,把人们带回到南洋开埠的年代。

下一次到马六甲,不妨花上一两个小时,在鸡场街一栋栋老建筑前驻足,让这些百年会馆带你走进一段段真实的移民故事,体会何谓“落叶归根”。

马六甲赖氏宗祠大门挂着匾额。
荥阳堂郑氏宗祠建筑,古色古香。
马六甲冈州会馆位于观音亭街。
雷州会馆内有一对财神爷,笑脸盈盈迎宾。
马六甲西河堂林氏大宗祠墙壁挂着许多历史照片。
马六甲西河堂林氏大宗祠内部,古色古香。
潮州会馆音乐社华乐团保持活跃,经常吸引游客来观赏。
福建会馆内有一口古老的水井。
福建会馆门口精美的浮雕,散发古色古香的气息。
马六甲雷州会馆外观具有浓厚峇峇娘惹风格。
马六甲赖氏宗祠。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