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10:47am 06/10/2025

自杀

心理健康

脆弱

情绪困扰

自杀

心理健康

脆弱

情绪困扰

黄元珠-当我脆弱时,你依然愿意在我身边

近几年,社会对的关注逐渐提升,但有时我们仍低估了它的严重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已成为15至29岁年轻人第三大死因,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事实。这组数据告诉我们,心理健康不是成年人的专属议题,孩子与青少年同样在承受着无形的压力与

在大马,2022年《国家健康与发病率调查》(NHMS)指出,13至17岁青少年中有13.1%曾出现自杀念头,比2017年的10%明显上升;9.5%曾尝试自杀,同样高于之前的6.9%。此外,约25%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有抑郁情绪。

ADVERTISEMENT

成年人常会以为孩子的烦恼“只是小事”,但对孩子而言,那些“琐碎”的情绪,可能就是他们人生中的“大海啸”。当他们找不到安全的出口,选择沉默、封闭甚至逃避时,我们若缺乏倾听的耐性,便可能错过了一个可以拯救生命的时刻。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基,始于家庭。一个孩子最早学习如何表达情绪、如何面对压力、如何爱与被爱,往往来自家里的氛围与父母的榜样。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在许多家庭中,情绪依然被视为“不值得说”的事。当孩子说出一句“我很累”,一些父母可能脱口而出:“你读书而已,有什么累?”这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可能让孩子从此学会了“我的感受不重要”。他们开始把心事藏起来,把泪水吞下去,用沉默代替求助。久而久之,情绪就堆积成了无法言说的重担。

其实,家长可以做的并不复杂。“倾听”,往往就是最温柔的疗愈。当孩子想要诉说时,请暂时放下手机、放下责备,也放下“我来教你”的姿态。先听完,再回应。也许你不需要马上给出答案,只需要让孩子知道,他被听见、被理解。

“以身作则”也同样重要,这也是对家长或成年人而言最难的。可以让孩子看到,成年人也会有压力,也需要休息,也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这样的榜样,教会孩子情绪并不可耻。

家庭沟通的关键,不在于每天谈多少大道理,而在于能否以温柔的语气说一句:“你今天还好吗?”、“最近功课多不多?”、“如果你难过,我愿意听你说。”这些看似平凡的话语,其实是孩子心灵最强的防护罩。

父母还应学会观察行为变化。当孩子突然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与朋友疏远或经常失眠时,这些都可能是求助信号。此时,请不要急于责问“你为什么这样”,而是温和地说:“你是不是最近有点不开心?要不要聊一聊?”有时候,一场真诚的谈话,就能挽回一颗逐渐沉入黑暗的心。

家庭不必完美,但必须温暖。孩子不需要被“解决”,他们需要被“理解”。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有能力面对人生的风浪,但在他们还小的时候,更需要一双温柔的手去扶持,一双愿意倾听的耳朵去聆听。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家庭中每一次拥抱、每一次倾听开始的爱的实践。当父母学会与孩子一起面对情绪,而不是逃避或否认,孩子也会慢慢明白——原来爱,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导,而是“当我时,你依然愿意在我身边”。

—-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