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交融 社媒推波助澜 万圣节“鬼魅风潮”来袭



(马六甲27日讯)尽管10月31日的万圣节并非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随着全球文化的交融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这股“鬼魅风潮”近年来已在马六甲悄然兴起。
引入令人“毛骨悚然”的装饰品,不仅成功吸引顾客驻足拍照打卡,也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人流和话题度。
ADVERTISEMENT
位于武牙拉也的安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良成在接受《古城》社区报访问时透露,他从事万圣节饰品销售已超过20年,可说是马六甲最早引进这类季节性装饰品的商家。


引进多款大型“恐怖”饰品
黄良成指出,为了在视觉上制造震撼效果和竞争优势,今年特别引进了多款比成人还高的大型“恐怖”饰品,包括阴森的骷髅、手持镰刀的西方死神,以及面目狰狞的狼人等。这些巨大模型不仅造型逼真,部分更安装了感应器,只要有人靠近,就会立刻发出恐怖声效并摆动肢体,惊吓效果十足,让场景瞬间充满诡异的节日氛围。

“这类‘吓死人’的大型装饰,客户主要都是购买回去布置店面,尤其是餐饮业者、主题咖啡馆或民宿业者,目的是营造独特氛围、吸引眼球和争取流量,鲜少有本地人会买回家中摆设。”
对于装饰品的购买用途,黄良成点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表示,万圣节的鬼怪造型通常以“恐怖”、“惊悚”、“诡异”为主题,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鬼怪形象的娱乐化态度相符。然而,作为东方人,基于传统习俗和风水观念,普遍会视为不祥,因此鲜少会将这类过于骇人的饰品,如恐怖面具或人偶,放置于家中。

有趣小物最热卖
他也透露,虽然大型恐怖模型吸睛,但实际上最热卖的商品仍是一些有趣的小物。这些小物包括了象征丰收的南瓜灯、毛骨悚然的蜘蛛网及经典的巫婆帽等。这些商品不仅价格亲民,也易于搭配,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他们购置这些装饰品,主要用于小范围的趣味布置。
黄良成强调,所有商品均由中国引进,种类繁多且推陈出新,反映了全球商品供应链对这个节日的重视。
谈及万圣节在我国的普及度,黄良成认为,尽管商业场所的装饰热度高涨,但与国外盛行年轻人盛装出席主题派对的热潮相比,本地尚未形成广泛的民间狂欢氛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