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4:18pm 28/10/2025

马六甲

郑和信仰

宝山亭

马六甲

郑和信仰

宝山亭

李振城 | 郑和信仰在马六甲的延续

三宝山脚下,有一座安静古老的庙宇—。这座庙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保存着和郑和有关的历史。宝山亭建于1795 年,由当时的甲必丹蔡士章带领修建。庙宇背靠三宝山,前面是三宝井,地势优美。根据记录,1828 年前法国画家画下的宝山亭画作中,庙前还没有围墙,看起来简单朴实,但香火已经很旺。

庙里最特别的,是主殿和两边神龛里供奉的文物和神像。最有名的,是郑和和他的两名护卫的漆木雕像。郑和被大家尊称为“三宝公”,意思是三宝太监,是出海人信奉的守护神,象征航海平安。1938 年,摄影师吴金春拍下庙中郑和与护卫的雕像,那组神像表情庄严,雕刻细腻。可惜后来年代久远,这组雕像逐渐失散。

ADVERTISEMENT

1977 年,陈森源又拍过同一组雕像,但在1981年,郑和的主像被偷走,只剩下两尊随从像,一尊手拿官印,另一尊拿宝剑。现在,这两尊高 20.5 公分的护卫像收藏在青云亭,是非常珍贵的文物。1984 年,新加坡南和旅行社在台湾复制了同样风格的郑和与随从木雕,并捐回宝山亭。郑和像高 53 公分,两名随从各 38 公分。十年后,这组神像被移出庙宇,也转交给青云亭保存。。

2022年,收藏家林朝华船长在马六甲购得一尊樟木贴金的郑和木雕像。雕像上有烟熏和虫蛀的痕迹,被认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宝山亭流失的旧像。林船长精心收藏这尊雕像,让人们重新认识在马六甲的传承。

林朝华船长是航运界的专家。他曾在埃克森美孚公司工作,担任马六甲海峡超级油轮的导航顾问,也做过港务船长和租船顾问。退休后,他投入文化收藏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工作。他是国际郑和协会(新加坡)副秘书、新加坡盆景与赏石协会会长,也是中国紫砂盆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宝山亭除了神像,也保存了多件香炉文物。其中一件是 1938 年撇足铜筒炉,上刻“信士蔡才清、信女余吉娘合家敬奉宝山亭三宝公”字样。另一件叫“通天炉”,刻着“乙卯年”,可能是 1915 或 1845 年,由余光汉捐奉给大伯公。这些香炉上的字,记录了当年信众的心意,也反映出不同年代人们的信仰方式。

现在的宝山亭,主殿供奉的是福德正神(大伯公),左边供奉妈祖(天上圣母),右边放着甲必丹蔡士章的神位和一只明代龙泉窑香炉。这只香炉造型优美,青绿色的釉色中带着细致的波浪纹,是明代瓷器工艺的代表。它的直径 32.2 公分,高 13.3 公分,放在神桌上十分庄重。

我们走进宝山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墙上挂着老照片,桌上摆着供品。每一件物品都在讲述过去的故事。从十八世纪的开基甲必丹,到二十世纪拍照记录的摄影师,再到今天修复文物的收藏家,宝山亭的历史一直在延续。

对许多游客来说,三宝山脚最有名的景点是“汉丽宝井”。不过,如果往旁边走几步,推开宝山亭的门,就能看到另一种风景。那是郑和留下的信仰,也是马六甲人守护文化的心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