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之旅 | 13呎高张公圣君像坐镇 青山宫香火旺成打卡点




(马六甲20日讯)马六甲最大的张公圣君像,坐镇拥有60年历史的马六甲青山宫,护国祐民!
ADVERTISEMENT
位于鸡场街舞台旁一条小巷进去的马六甲青山宫,过去60年来因为座主张公圣君救世万民事迹,吸引不少善信远道而来,香火鼎盛。而位于庙前那尊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更成为青山宫的地标,非常吸引人,也是许多人特别是游客的打卡点之一。
谈起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就不得不谈到一手打造的该宫顾问蓝丽光师傅,而且这尊圣像以及像前的大香炉,更是全以保丽龙制成,全出自蓝丽光师傅的点子。


余得利:保丽龙制神像成地标
青山宫总务余得利指出,该宫于2014年举行大游行,事前,座主张公圣君指示要造一尊大型的张公圣君像,于是,理事部便于2013年开始策划。该宫顾问蓝丽光师傅当时就想到以保丽龙制做一尊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一个大香炉及4呎高的弥勒佛,一年内完成,顺利于2014年大游行时“亮相登场”。
余得利说,蓝丽光师傅先做骨架,再加上保丽龙,经历一年打造出一尊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一个大香炉及4呎高的弥勒佛。
他表示,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及香炉就供奉在青山宫进门后的左侧,非常显眼,11年来已成为该宫的地标,也有不少游客特地前来拍照打卡。
他说,13呎高的张公圣君像于数月前完成翻新及开光,如今更具气派。

黄达忠:经历2次搬迁
主席黄达忠表示,早年青山宫位于古务路,后迁至东圭纳班台一,2006年因为政府征地,青山宫再搬到目前位於乎鸡场街横街的葡萄牙路。
他说,该庙迄今已有60年历史,当年位于古务路(文龙健身院后方)的高脚屋,香火请自吉山青山宫。两三年后,搬迁到东圭纳班台一,并于1968年注册成为神庙。
政府征地 2006年购地建庙
他表示,在东圭纳班台一,住家前面是神庙,后面则是住家。后来因为政府征地,才于2006年购买目前的土地建庙。
他说,青山宫每年农历正月廿七日庆祝座主张公圣君化身日,七月廿三日则是圣诞日。
“早年我们都有定时开坛办事,但冠病疫情开始停止至今,有急事者可以联络理事处理。”
他说,张公圣君事迹多不胜数,其中令人啧啧称奇的莫过于最老的圣君金身被偷后,顺利于2014年大游行前找回。

神像失窃一年后再度寻回
他表示,该宫一尊最老的圣君金身于2012年被偷走。2014年大游行之前,神明嘱咐理事务必要将金身找回,然后参加游行。
“正当我们在苦思要如何寻回神像之时,我的侄儿突然问我青山宫是不是有神像不见了,原来张公圣君给侄儿友人托梦,而该名友人正是我的同乡,追查之下,原来神像已被带人去吉隆坡,但对方却不愿归还。”
他说,眼见距离大游行的日子就快到了,对方突然主动联络梦见圣君的侄儿,要他尽快将神像回去,原来对方当时身患重病,因而将神像归还,就这样,神像在失窃一年后,再次回到青山宫,顺利参于2014年的大游行。
此外,他表示,早年有一名洋人的工厂因为机器无故发生故障,无法操作,后经圣君亲临工厂作法,机器才恢复正常,令该名洋人对圣君非常敬仰,甚至请符回去保平安。


吴清炜:被三太子唤来为神庙做事
文书吴清炜是青山宫理事中较年轻的一辈,因为一次在青山宫找朋友聊天,突被三太子叫去坛前,而开始了他与青山宫的缘分。
吴清炜说,住在哥打拉沙马那的他,3年前的晚上骑脚车到青山宫找朋友聊天,当时坛前正在办事的哪吒三太子突把他唤来,问他是否愿意为神庙做事。
“既然神明开声了,我也就尝试接受,从五营开始,慢慢学习。”
他表示,加入青山宫后,发现华人神庙文化必须要有人传承,所以,他很乐意这么做,同时希望有更多年轻一辈一起来参与,发扬华人神庙文化。

李清烈:感恩圣君保祐
理事李清烈说,参加青山宫己经30年,圣君保祐,一切顺利,家人平安,令他非常感恩。
他表示,当年在东圭纳班台一旧庙时,每逢初一十五,非常热闹,后来因为征地的关系,才搬到目前的庙址。

颜振源:盼年轻人加入
副总务颜振源说,神庙文化需要大家一起守护与传承,希望年轻人可以加入,特别是五营组,需要有年轻新血,发扬神庙文化。
身兼青山宫坛前主任的他表示,本身是于2011年加入青山宫,先从五营开始为神明服务,多年来承圣君护祐,一切顺利。
“真心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加入我们,一起发扬华文神庙文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