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汉昌:甲郊多所华小学生剧降 微小“迁校”成思考选项



(马六甲23日讯)马六甲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萧汉昌指出,在人口结构变迁、乡镇人口外流及城市集中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之下,州内多所市郊华小面临学生人数急剧下降的困境,部分学校甚至不足百人。
他说,学生人数减少,不仅影响资源整合与教师调配,学校负担日益加重。若不及时采取策略性调整,学校与学生的发展空间都将受到制约。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迁校”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选项。
萧汉昌今日在《同声共振,百年续航——马六甲华校历史特辑》专题讲座及新书推介仪式上致词时,这样表示。
迁校后获重生有先例
他说,在展望未来的路上,正视微型华小课题,已成为当前马六甲华教发展中最迫切的挑战之一。
他说,甲州有不少成功迁校的先例,并证明迁校后获得重生及更好的前景。
“培风第一小学从古务路迁出后,学生人数显著增长,办学重现活力;峇章华小于1984年迁校后,学生来源稳定,持续发展;益智华小因原校舍受白蚁侵蚀,2007年迁至丹绒吉灵,校园环境与教学品质全面提升;鼎华华小、侨智华小、招茂华小、野新拉郎华小等,也都通过迁校实现转机,成为所在社区的教育支柱。”
此外,他表示,《同声共振,百年续航——马六甲华校历史特辑》的出版,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是对使命的铭记,此书记录了我们从哪里来,也提醒我们该往哪里去,希望它成为我们继续守护华文教育的明灯及力量。

陈友信:心灵引导人性培养成挑战
另一方面,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说,教育界目前面对的现实一再提醒大家,教育的挑战已经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引导”与“人性培养”。
他指出,教育的世界正面对两股强大的趋势,即第一,资讯科技的发展瞬息万变;第二,校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情绪压抑后遗症越来越大。
他说,人工智能、数据革命不断重塑教育方式,在我国,据最新《Ipsos Malaysia Education Monitor 2025》显示,马来西亚公众对教育系统的信心偏低,不足半数给予正面评价。
“报告指出,教育改革亟需聚焦‘平等可及、现代基础设施、安全的数码环境’,同时,学界亦指出马来西亚教育系统在师资、课程自主、学校自治方面仍有挑战。”
他于今日为马六甲董联会《同声共振 百年续航——马六甲华校历史特辑》专题讲座暨推介礼担任推介礼嘉宾致词时这样说。在场者包括马六甲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萧汉昌、署理主席杨应俊、马六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哥打拉沙马那区州议员刘志俍、筹委会主席杨才国及督学林婷心等。
陈友信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在们面对未来不确定时,有办法持续学习、应变与创新。
他说,近来发生的校园事件,也引起公众对学校安全、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教育部、警方、政府也采取相关行动应对,如加强危险物品查核、加倍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频率、扩展辅导资源,警方加强校园警力部署、政府探讨16岁以下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以遏止校园暴力及网络成瘾等。
他表示,以上趋势显示,教育的挑战已经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引导”与“人性培养”。
“我们要强化两项核心能力,其一,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具备持续学习与创新应变的本领。 例如,在资讯科技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学校若仍维持旧有教学模式,将难以跟上新时代需求。我们需要更开放、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学习生态。 ”
“其二是社会情绪学习的深化,帮助学生在压力与竞争之中,学会自我觉察、自我调适、自我律动,让他们成为能理性思考、感性共情的新世代公民。 正如近期有关校园暴力与心理创伤的讨论所指出,当同理心缺乏,安全就岌岌可危。 ”
陈友信强调,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会读书、会做题”,更要教育他们“会做人、会爱、会反思”。

华校发展非一条平坦路
他说,《同声共振 百年续航——马六甲华校历史特辑》不仅是庆祝甲董联会七秩华诞的里程碑,更是以文字的方式,为马六甲乃至全国华校的发展历程留下珍贵的印记。
陈友信说,我国的华校发展史,从来都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每一所华校都走过办学不容易的过程,这种从无到有、由弱转强的生命轨迹,正是华教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段历史不该仅仅存在于记忆与口述中,更应透过系统的整理与出版,化作后人学习的明灯。
他呼吁每一所华校,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出版校史特刊,记录不只是建筑与人物,也是学校的灵魂、时代的脉动、以及一代代人的教育信念。当这些校史汇集起来,它将构成一部真正属于马来西亚的华教发展全景图。
刘荣禧:特辑属史料考据学术型
甲前华校督学刘荣禧说,《同声共振 百年续航——马六甲华校历史特辑》记录了1815至2025年的华教发展史。
他说,此书属于史料考据及学术型,内容涵盖马六甲65所华小、5所国民型华文中学及1所独中、马六甲华文教育团体即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马六甲高师同学会、马六甲日间师训同学会、马六甲华校校友联合会及华教发展先贤人物等。
这场活动邀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高级讲师徐威雄博士主讲《华教史上的公立学校》及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邱克威博士主讲《马六甲华团与早期华校运动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