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真情告白

发布: 10:17am 24/11/2025

真情告白

真情告白

黄元珠 | 进得来、活不好、走不了

马来西亚多年来接纳了大批来自缅甸的罗兴亚族难民。在人道角度上,这是一项值得肯定的举措,我们给了他们一个逃离战火与迫害的安全空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群无国籍、无工作权、无未来保障的难民,却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叙事的主角。从强暴传闻、偷窃案到街头乞讨,尤其是在马六甲,多起未经证实却广泛流传的消息,让群众对难民的存在越来越不满,也让社会情绪不断升温。

事实上,许多问题并非源自难民“本身的恶意”,而是制度性的结构性困境。

ADVERTISEMENT

罗兴亚难民在马来西亚没有合法工作权。这意味着,他们无法受雇、无法缴税、无法融入社会,却必须自行承担生活开销。他们不能合法工作,但却必须生存;他们不能回国,但又看不到未来;他们被允许留下,却没有被允许重新开始。最终,他们不得不在灰色地带谋生,而社会便因此看见更多“街头卖货”、“乞讨”、“穿卡通服募捐”等现象。

近期执法单位在街头取缔穿着卡通服向民众募捐的行为,部分网民随即将矛头指向罗兴亚难民,认为这些人是在“变相乞讨”或“诈骗捐款”。从执法角度,这些行动有其必要性,但问题是:若难民根本没办法工作、没办法生存,这些取缔行动,只是治标不治本。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对难民采取的政策是一种“半开放式管理”。我们让他们进入国境,却不赋予他们任何真正的生存工具。我们允许他们存在,却不允许他们融入。这种“进得来、活不好、走不了”的模式,最终只会滋生更多社会问题,也让本地人的怨气不断升高。

我们必须诚实面对一个现实:难民的存在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他们不是“一两个月就会离开”,而是“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回国”。在这种情况下,一再的取缔、一再的执法、一再的围捕,只会造成恶性循环。难民继续非法谋生,群众继续愤怒,政府继续疲于奔命。

要解决问题,马来西亚必须重新检视对难民的政策,勇敢讨论几个现实问题:

第一,是否要给予部分难民有限度的工作权?

让他们在特定行业、特定区域以有限度、受监管的方式工作,不仅能减少地下经济,也能减少偷窃、乞讨等行为,让他们能以有尊严的方式维持生活。

第二,是否要与国际组织合作,强化安置机制?

联合国难民署(UNHCR)多次强调,希望马来西亚能提供更实际的协助,包括教育、医疗与就业的基本保障,而不是停留在“人道收容”的口号。

第三,是否要加强本地居民对难民议题的了解?

目前许多传闻缺乏证据,却足以让社会躁动。透明资讯、公开数据与官方澄清,将有助于避免群体恐慌与族群对立。

真正的难题不是“难民来了”,而是“我们从来没有准备好怎么与他们共存”。若继续维持现况,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大,最终演变成治安、经济与社会情绪全面失控。

取缔不是答案。理解、规划与制度化管理,才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在这项人道与现实交织的课题里,我们需要的不是情绪,而是政策的勇气与社会的智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