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蔙:高危群新选择 蚊症疫苗减重症风险



(马六甲24日讯)马六甲班台医院老年医学及内科专科郑惠蔙医生指出,国内骨痛热症近年来持续攀升,尤其在雨季期间更出现密集爆发,近年来推出的骨痛热症疫苗能有效减低重症风险,为高危族群带来新选择。
她强调,骨痛热症不是普通发烧,而是可能导致血小板下降、内出血甚至器官衰竭的急性疾病。
ADVERTISEMENT
她是日前主讲由祇园修心院与马六甲班台医院联合主办的“守护身心,健康长青”健康讲座时,这么表示。活动在祇园修心院盛大举行,吸引超过250人踊跃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流感威胁比感冒严重
郑惠蔙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析当下最常见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包括登革热(蚊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肺炎球菌疾病和带状疱疹(生蛇)等。
她表示,多数人误以为流感只是“比较厉害的感冒”,但是,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化,对高龄者及慢性病患者造成的威胁远比一般感冒大。流感可引发严重肺炎、心衰竭与脑部并发症,致死风险不可轻忽。
她说,肺炎更是马来西亚长期排名前列的致命疾病之一,其危险性常被忽略。很多老人住院前还以为自己只是咳嗽较严重,但3天内病情就可能急剧恶化。他提醒,肺炎球菌疫苗是减少住院与死亡的关键保护。

带状疱疹风险随年龄增
讲座中,一名师父分享自己曾被“生蛇”痛得彻夜难眠的经历。郑惠蔙解释,带状疱疹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急升,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可能持续好几个月甚至数年,对生活品质造成巨大影响。
“预防远比治疗容易,年满50岁后就应该考虑疫苗。”
这一部分引起现场许多长者的高度关注,不少人现场主动咨询疫苗相关资讯,可见社区对健康预防意识正逐渐增强。
聚焦老年心理健康
讲座第二部分聚焦“老年心理健康”,包括焦虑、抑郁、孤独感、照护压力与失智症。随着马来西亚即将迈入“超级老龄社会”,这项议题更显重要。
郑惠蔙说,许多长者在面对情绪困扰时不敢表达,担心被贴上“脆弱”或“多虑”的标签。她强调,焦虑症和抑郁症在老年族群中非常普遍,却经常被误解或忽略。
“老年焦虑与抑郁常以身体症状表现,例如胃不舒服、胸闷、睡不好、没胃口、全身酸痛等,因此更容易被误诊。”
若症状持续两周并影响日常生活,便应尽快寻求专业评估。她强调,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越早介入,越能改善生活品质。
研究显示,孤独与长期隔离对健康的破坏力与吸烟、肥胖一样高。许多长者在退休后社交减少,加上子女工作繁忙,使他们容易陷入孤独与情绪低落的循环。
陪伴比建议重要
郑惠蔙提醒家庭成员陪伴比建议更重要,倾听比批评更有力量,规律活动与运动能大幅改善情绪,而宗教活动、兴趣班、社区活动能有效减少孤独感。
在讲座尾声,郑惠蔙再次强调,可预防疾病依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而疫苗正是最有效的保护伞。她提醒,高风险族群应优先接种疫苗,以降低重症和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多数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来说,接种疫苗并非禁忌,反而更需要及早获得这层关键的保护。
郑惠蔙也提醒大家,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是生活质量的根基。
她指出,心理疾病并不是自然老化的一部分,但长者的情绪与心理困扰往往被忽视。越早发现、越早介入,效果就越好。因此,她鼓励家人与长者主动沟通,打破沉默,让心理健康成为可以被讨论、被支持的议题。
此次活动也获得 Appeton、Haleon、Medsons、Nonosugar与Takeda 5大机构的鼎力支持。除了深入的医学讲解,参与者还享有免费午餐、精美礼包、皮肤与头皮检测,以及骨密度扫描,几乎人人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较后的交流阶段,众多与会者纷纷向郑惠蔙提问,获得后者一一解答,令与会的年迈者获益不浅。
祇园修心院传惠法师提到这场活动提醒大家要过上健康、有尊严的晚年,不仅需要身体的保护,也需要心理的滋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