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华华小讲座邀曾桂安开讲 “找回真爱 办好教育”



(马六甲25日讯)为协助教师、家长与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鼎华华小董家协特邀国际行知赏识学会会长曾桂安莅临,为教育工作者分享行知赏识教育理念。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愈加繁重。除了日常教学与学生评量外,各式各样的行政工作也不断增加,使得身心负担逐渐加重。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科技迅速发展,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对各类3C产品过度依赖,使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ADVERTISEMENT
黄章纬:感谢出席支持
鼎华小学家协主席黄章纬很荣幸曾桂安莅临鼎华学校。他感谢校长职工会给予鼎华机会承办这个讲座及师长拨冗出席“觉醒:把真爱找回来(上)六大基本功”讲座。
他希望大家能在今天的讲座受惠,把真爱找回来,把教育事业办好。
吴多雄:用发现优点眼睛看学生
鼎华小学校长吴多雄感谢曾桂安的到来,并希望老师们能在这场讲座中得到启发,找回初心及真爱,并体现在教学里,惠及莘莘学子。
他说,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与力量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优点、潜能和努力进一步出发,通过积极肯定、有效激励与适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促进其主动发展及持续成长。
吴多雄指出,赏识教育是用发现优点的眼睛看学生,用肯定的言语激励学生,用发展的视觉成就学生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是给予尊重,给予学生真实记录的积极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能行及有价值。
他认为,老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亮点,接着强化优点及接着引导学生成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同行者。我们应该放慢脚步,倾听他们的心声,看到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与接纳。当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赏识与关爱,他们会以更好的自己回应整个世界。
曾桂安:行知赏识就是“真爱”
主讲人曾桂安引用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每个人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获得别人的赏识”及国际行知赏识学会创会人兼副会长的“赏识是对爱最具体、最自然、最有效的传达方式”的名言,带出讲座的主题。
他表示,行知赏识其实就是“真爱”,因为赏识是最有效、最具体、最自然的方式来传达爱。赏识是为了践行爱,而行知是为了求真。他也提到老师先关爱及赏识自己的重要性。一位老师若还没爱好自己,就无法爱好学生;老师要是不懂得赏识自己,就无法赏识学生。
他强调,赏识教育是教师和父母必须不断自我学习、提升、蜕变及完善对爱的认识的一个漫长过程。为了更好地实践行知赏识之道,他提出了3个步骤,那就是觉醒,排毒和重建。觉醒就是知道错处,排毒就是删除错处及重建即是粘贴对的。他也引用吸引力法则“给予负面就会收回负面,给予正面就会收回正面”的道理让与会者明白想收获好的结果就要在孩子犯错时先给予正面的回应,因为改正需要正能量。
“夸赞”常被误为“赏识”
他指出,许多人误把“夸赞”当成“赏识”,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人们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赏识”。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因为夸赞会导致孩子自大,害怕犯错。孩子是通过赏识才能建立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曾桂安也在上课时特别指导大家来练习,并具体落实在生活中。
曾桂安也为老师们提供了几个有效落实赏识教育的方法,譬如先赏识后上课及每天说三种好话。他提出当孩子犯错时,老师和家长可以学习用预言家的说话模式:同理、预言和定位让孩子在反省错误的同时重建自信。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低年级学生进行赏识环节及为高年级学生增设赏识栏,以激励孩子向好习惯学习及建立向上向善的学习氛围。
他表示,教师在掌握了行知赏识之道后,并且切切实实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学生对“爱”的渴求一旦得到了满足,自然会内化为学习的驱动力。
曾桂安以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方式带出今天的主题,唤醒内在的柔软,把真爱找回来,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出席者包括马六甲中央县私立教育组助理局长邱善益督学、马来西亚校长职工会马六甲分会代主席戴美蒂校长,以及校长吴清华、黄素花、温昭心、郑敏莉及鼎华与武吉波浪华小老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