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垃圾

焦点社区:士姑来新港河岸 (古来1日讯)士姑来河新港河岸近日出现疑似化学物质的不明垃圾,引发周边居民担忧河水受污染,环境局接获投报后已派员拉起警示线展开调查。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近日接获当地居民投诉,指他们闻到强烈异味后,沿着河岸发现多桶可疑废料及油渍状物体,怀疑有人私自倾倒工业或化学废料。 他们指出,部分垃圾呈黑色黏稠状,附近地面甚至可见像是油污的痕迹,令人担忧污染物可能随雨水流入河中,造成水源污染。 根据现场观察,这批疑装有化学物质的塑料桶散发出阵阵恶臭,四周已拉起带有“环境局”字样的黄色警示线,防止民众靠近。 当地居民指出,两年前同一区域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当时河岸旁的小路被丢满各类不明垃圾,甚至有人公开焚烧,造成浓烟与恶臭弥漫,附近多个住宅区的居民深受其害。 “如今问题重现,显见不法分子并未收敛,希望当局能采取严厉的行为制止历史重演,同时尽速派员清理,避免这些垃圾被雨水冲入河内。” 本报将居民的投诉转达给古来市议员温俊豪,他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后表示,现场发出难闻的恶臭,虽然河面暂未明显见到垃圾漂浮,但不法之徒乱去垃圾的行为非常没有公德心,也极不负责任。 他指出,现场有环境局的警示线,显示环境局已派员前来调查,他也将正式向南方环保有限公司和固体废料及公共卫生管理机构投报,希望两方能尽速配合环境局展开调查与清理工作。 “为防范类似事件重演,我将建议当局在这里设立更多警示牌及加强监控,严禁不法之徒再次倾倒或焚烧垃圾。” 他表示,现场也出现许多疑装修工程留下的垃圾,相信与装修商有关,希望他们能提高公民意识,切勿随意弃置废料,尤其是化学或工业废料。 他也呼吁公众,若发现有人在河边倾倒或焚烧垃圾,应立即通报市议会或环境局,以便执法人员采取行动。
15小时前
17小时前
3天前
(马六甲29日讯)被水生植物全面覆盖的玛琳河,宛如一片“超级大草原”,让人分不清河流与陆地,如今终于将在本月杪展开清理工程! 位于默迪卡花园一带的玛琳河段,数月前仅出现小范围的水生植物,随后迅速蔓延,如今已完全看不见河面;由于该区属于水灾高风险地带,当地居民忧心一旦豪雨来袭,恐再引发闪电水灾。 茂盛植物引鸟觅食 部分临河的佳林园民宅,是高风险水灾区之一,目前旁边的玛琳河流亦长满水生植物,还可看到白鹭鸶来觅食,显示茂盛的植物已成为鸟类的食物来源。 其实,水生植物侵占河道的情况并非个案,在州内多条河流、水闸门及主要排水道不断重演,加上垃圾、塑料瓶及废弃物堆积,更加剧排水受阻的情况,引起居民不满。 早前,《古城》社区报曾报道吉里望、峇章及默迪卡花园居民的投诉,分别指出吉里望水闸门一片植物海、峇株汉拔水闸门充斥塑料瓶、位于默迪卡花园旁的玛琳河段长满植物。其中,吉里望水闸门植物问题已立即获当局清理,居民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谢守钦:长6公里须4周清理 甲州行政议员兼格西当州议员谢守钦受访时表示,水利灌溉局已委任承包商清理河道工程,准备在本月31日动工,范围从峇株汉拔水闸门直达默迪卡花园闸门,全长6公里,预计需要4星期完成,总耗资5万令吉。 他说,这些水生植物以浮萍为主,也参杂了一些固体垃圾,他在两、三个月前接获居民投诉,担心阻碍排水速度时,已经第一时间传达给水利灌溉局。 “一般上,水利灌溉局一年进行两次的清理河道或排洪沟工程,全国各州的情况不相上下。若要每个月定时清理,则需要有足够的拨款。” 他补充,当局早在7月便启动招标程序,并在获得拨款后安排10月动工,“身为地方州议员,我非常关注此问题,并在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出。” 吁人民配合维护卫生 谢守钦指出,不同的是,玛琳再也水闸门是由市议会管理,每日皆有人员驻守监督,并清理被拦物栅拦截的垃圾,确保排水顺畅。 他也呼吁社区人民配合,共同维护环境卫生,不要小看随意丢弃在沟边、垃圾桶或公园的塑料垃圾,最终可能流入河道,成为阻碍水流的主因之一。 “玛琳再也水闸口几乎每日都会有垃圾被拦物栅隔开,因此,大家的配合至关重要。” 他也透露,市议会已再度向联邦政府申请增设第三台水泵,以便在涨潮及暴雨时加快排水速度,进一步强化防洪能力。 “玛琳再也是低洼地区,这几年我们根据经验持续改进排水系统,例如在排水口增设围墙及水闸门,确实提升了排水效率。未来仍需等待政府拨款落实更多改善工程。”
3天前
1星期前
1星期前
(马六甲24日讯)峇株汉拔水闸门一带漂浮着大量塑料瓶与垃圾,恶臭阵阵,看似已多时无人清理,卫生情况恶劣;堆积的垃圾不仅影响观感,更引发居民疑问:“大量的塑料瓶到底从哪儿来?” 居民向《古城》社区报投诉指出,近期垃圾情况愈发严重,担心若不及时清理,在雨季来临时恐堵塞排水系统,增加闪电水灾风险,他们希望有关当局尽快展开清理,并定期监督河面卫生。 塑料瓶最多 河面现油渍 《古城》记者今日前往现场观察,发现闸门前堆满各类垃圾,塑料瓶数量最多,其次是饭盒、保丽龙、塑胶鞋、包装袋、球、枯枝等固体废弃物;部分垃圾随水流漂浮,部分则被厚厚淤泥与杂物困在闸口或岸边,显见已积累一段时间。 同时,河面也有明显油渍,相信是受到这些垃圾的污染所致。 据了解,峇株汉拔水闸门是将上游河水排往河口的重要排水口,不排除垃圾源自上游,经水流冲下后被卡在闸前,影响排水效率;万一遇到暴雨及涨潮,恐造成倒灌或闪电水灾。 李春沅:应采短期和长期方案 马华历史城市议员李春沅受询时指出,水闸门垃圾问题是城市排水管理中常见但影响极大的隐患,必须透过短期清理与长期治理双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 “短期内,水利灌溉局须立即展开清理行动,包括派员清除闸门前后的漂浮物,如塑料瓶、泡沫箱及杂草;若垃圾量大,可动用吸污船或网拦车协助。” 建议装拦截网 定期清空 同时,他建议当局在上游加装临时垃圾拦截网,防止上游垃圾继续堵向闸门,并定期清空。 “清理后可喷洒环保除臭剂或生物酶制剂,减少异味与蚊虫滋生;若发现污泥沉积,也应安排专业工具来吸走淤泥。” 至于长期方案,李春沅认为,必须建立定期清理制度与监测系统,明确分工由哪个单位负责维护闸门区段,并设定固定清理频率,尤其在雨季前加密处理。 “主要闸门可安装半永久性拦截装置或摄像头监控,一旦发现堆积即可及时应对。此外,也应在上游住宅区与河口入口处增设垃圾桶或分流装置,从源头减少垃圾流入。” 他强调,除硬体与管理措施外,公众教育同样重要,可通过社区、学校及商界加强宣导“不丢垃圾入沟渠”的重要性,唯有全民配合,才能真正改善水闸门污染与排水问题。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马六甲13日讯)哥打拉沙马那州议员刘志俍指出,甲州今年为止录得905宗骨痛热症病例,较去年同期减少51%,虽然如此,民众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任何松懈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他说,截至10月12日,甲州共录得905宗骨痛热症病例,中央县占606宗、亚罗牙也131宗、野新168宗,共有3人死亡。 他指出,上个月,甘榜马打古精在短时间内出现5宗病例,因此当局在本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随即在5日展开大型大扫除活动,约有300人参与,包括居民、志愿团体及政府单位共同清理环境。 “原本在社区大扫除结束后一星期内,必须展开执法行动,以确保居民有清理了一些垃圾堆积处,不过,当局因为一些原因展延了执法,是非常遗憾的。” 他今日与选区主任兼市议员陈劲源以及东圭纳再也乡委会主席蒋曜冲巡视甘榜拉班一带后,这么表示。 天气变化大应加倍警惕 刘志俍说,黑斑蚊的生命周期只有7天,若延迟执法,等于让蚊子再繁殖一轮。行动后若没有跟进执法,所有努力都会白费。 他表示,既然通知已发出,就不应随意展期。防治骨痛热症讲究时间,任何拖延都是给蚊子更多繁殖空间。因此将在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求重新检讨执行效率。 他指出,近期天气变化大,雨后又放晴的气候为蚊虫提供理想的繁殖环境。居民必须主动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检查家中与屋外的积水源,特别是在被列为黑区的地区,包括甘榜都玖、哥打拉沙马那乌达玛组屋、帆加南马班台、甘榜拉班的黑区,就更应加倍警惕。 “这些地区屡次出现病例,反映问题根源尚未真正解决。若要根治骨痛热症,不能只是等到爆发时才清理,而是要长期、系统地管理环境。” 他强调,骨痛热症不是政府一个人的事,而是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持续警觉、共同维护环境,才能真正减少病例,避免悲剧重演。    
3星期前
3星期前
3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
4星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