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垃圾槽

2星期前
2星期前
4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焦点社区:晋巷绿雅花园组屋 (马六甲4日讯)好不容易申请到垃圾槽,可是清洁工人在未征询组屋居协的同意下,擅自将其中一个完好的垃圾槽移往邻座垃圾站使用,令居民感到不满和无奈。 以上情怳发生在晋巷绿雅花园,该花园H座组屋居民协会因此呼吁南方环保公司优化垃圾槽申请与更换程序,确保组屋垃圾设施及时维护,避免衍生卫生隐患,影响居民健康。 郑亚强:清洁工未征询挪至邻座 居民协会负责人郑亚强表示,该座的垃圾槽早前面临破损问题,居民协会依循程序,向南方环保公司提出新垃圾槽的申请,经过数月等待,近期终于获得新的垃圾槽。 “有了新的垃圾槽,也方便居民进行干、湿分离的垃圾投放,维持社区整洁。” 然而,他说,获配新的垃圾槽后不久,发现有清洁工人在未征询该座组屋居协的同意下,擅自将其中一个完好的垃圾槽移往邻座垃圾站使用,令居民感到不满和无奈。 每座组屋居协应各自管理 “附近组屋同样面临垃圾槽老化及破裂的问题,但每座组屋均有独立居民协会,因此,申请与更换垃圾槽本应由各自管理层负责,不应随意调动他座组屋的设施,包括垃圾槽。” 他表示理解邻近组屋也有同样的困境,但在没有正式协调与获得居协同意下,清洁工人擅自将新的垃圾槽调去其他垃圾收集站使用,这种做法忽略了居民积极要求新垃圾槽的努力与等待。 “我们已向南方环保公司反映问题,并要求不再擅自挪动他座的垃圾槽。作为负责垃圾管理的单位,南方环保公司应该从内部协调,协助各座组屋分别申请新垃圾槽,而不是采取拆东补西的方式,将一方的设施移作他用。” 他说,邻近组屋的垃圾槽破损严重,导致居民无处妥善丢弃垃圾,导致垃圾随意堆放在马路上,臭气熏天,破坏社区的整洁,影响居民生活品质。 申请许久才获分配 “我们并非自私不肯分享资源,而是大家都要按照程序处理。我们的垃圾槽也经历了申请许久才获得分配,一旦被移走,我们也会面临垃圾处理不便的问题。希望有关当局理解居民心声,尽快为其他组屋安排新的垃圾槽,避免环境问题恶化。” 他说,该会期盼有关当局正视相关问题,优化申请与更换程序。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应重视组屋区垃圾设施维护与更新问题,若未及时修复或更换,将直接影响社区卫生与居民健康。  
2月前
(马六甲24日讯)马六甲浪浪守护天使联盟(TNR Project Melaka)使用大型铁槽制作捕救狗儿专用槽,置放在流浪狗群栖息地区,通过喂养人建立信任,引导狗狗在槽内用餐,再由义工适时捕获。 为避免铁槽被滥用为垃圾桶,义工特制布条标示捕狗救狗专用,注明与历史城市政厅合作,并设有24小时闭路电视监控。 “RORO”至今捕获13只 该组织义工们接受《古城》社区报专访时表示,自去年12月开始利用装载废料的铁槽“RORO”捕捉流浪狗后,至今已成功捕获13只,惟希望民众不要丢弃垃圾,也不要干扰喂食及诱捕者。 她们表示,将接受兽医检查、医疗、结扎及注射疫苗,之后开放领养,或在赞助人支持下送往收容所,若无法安排,则会原地放养,实践“捕捉、结扎、原地放生”(TNR)。 王晓霞:引导狗入槽内用餐诱捕 召集人王晓霞表示,日前在哥打拉沙马那乡委会主席朱智威的接洽下,在哥打拉沙马那露夜园酒家后方停车场置放诱捕槽,以期解决流浪狗数量增加的问题,业者黄守群也善心赞助9只狗的结扎和移置费用。 她表示,通常诱捕槽会放置约一星期,待狗儿习惯在里面用餐后便是捕捉良机,届时义工们需要进入铁槽慢慢引导它们进入狗笼,再逐一搬运出铁槽,过程耗时也耗精神,需要爱心和耐心。 她说,除了铁槽外,义工们也使用围笼、捕狗笼和牵绳等工具,根据情况选择最佳方式,小狗或亲人的成年狗则是直接带上车,并从去年9月至今已成功捕捉约100只狗。 “去年12月开始,我们与市政厅捉狗队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捕捉行动前后都会向对方报告,获得对方支持及提供各种意见。” 她说,TNR行动都是团队成员义务甚至自掏腰包进行,非常希望求助人士能够负责有关费用,包括租用铁槽为一星期250至300令吉,每只狗结扎费200至250令吉、每月住宿费70至80令吉,另外还有驱虫药费和运输费等。 “我们亟需社会各界赞助TNR行动,尤其希望有人能提供一辆可运载狗笼及围笼的客货车,及提供临时安置点作为中途站,暂时安顿刚捕获或结扎的狗,以节省住宿费。同时,欢迎更多男女义工加入团队。” 她指出,一只母狗每年可以生两次,每次可生多达10多只小狗,所以无论宠物是否名种、雄或雌都须绝育,才能有效减少流浪狗;该组织积极与兽医诊所洽谈结扎优惠,帮助有需要的人士。 “我们期待甲州政府能够比照槟城、森美兰、新山、巴生等地,协助结扎和安置所有流浪狗、立法要求所有主人必须结扎宠物、严惩弃养和虐杀动物人士。” 她认为,州政府应开放中间房屋养狗,规定狗主必须申请狗牌、接受培训、为狗植入晶片及结扎。 有意捐助该组织TNR行动的人士,可联络热线012-259 1112。 曾宪彤:定点喂养助建立信任 负责诱捕的义工曾宪彤表示,流浪狗因长期遭驱赶而难以接近,解决问题需各界合作,特别是喂食者定点喂养,帮助建立信任,方便义工捕捉它们。 她强调,结扎后的流浪狗可有效阻止新狗进入地盘,稳定狗群数量,促进人狗共存。 她举例,某社区的流浪狗繁衍三代,因害怕人类无法捕捉,在义工帮助下成功结扎并原地放养后,狗儿变得亲人,获得居民肯定。 “TNR费用对普通民众来说很高,希望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多多帮忙,否则流浪狗一直繁衍下去,问题难以解决。” 她表示,芙蓉已实施流浪狗耳标政策,已结扎的狗不会被捕,期望马六甲能跟进落实,但首要任务仍是控制流浪狗数量。 同时,她提醒大家,流浪狗通常无攻击性,遇到时应保持冷静,避免惊吓它们,家长应教育孩子善待动物,避免因挑衅导致伤害事件。 “小狗出生在充满危机及不公平的环境,随时失去生命,非常可怜,所以相比之下,不需要再用人类的角度去为狗觉得绝育不人道。” 王绥仪:宣导饲养者为狗只结扎 负责教育宣导的王绥仪表示,工地、果园、菜园、工厂的饲养数量一般超过10只,而且没有结扎,当没有能力照顾后就放出去流浪,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需加强教育促使饲养者结扎狗只,减少投诉与举报。 她指出,部分工地养狗用于看守安全,数量多达数十只,若不结扎,繁衍速度惊人,可能迅速超过100只,建议市政厅强化管理,要求饲养者为狗结扎 “结扎后的狗性情稳定且不再繁殖,真正的问题在于饲养者不愿承担费用。若州政府效仿其他州属,每月举办结扎资助活动,效果必然显著。” 她指出,母狗繁殖的速度太快且数量多,捉狗政策落实数十年仍无法解决问题,足见捕捉并不能根治流浪狗问题,唯有各界携手推动结扎理念,才能建立一个更有爱和温和的社会环境。
5月前
6月前
6月前
焦点地区:砂吉路安乐公寓(Pangsapuri Anda)垃圾房 (麻坡10日讯)缺德者不将垃圾丢入垃圾槽,反而随手丢在垃圾房四周,激增的垃圾量和散落满地垃圾与厨余,不仅引发了环境卫生问题,还大大加重清洁工人的工作负担。 这座垃圾房位于麻坡砂吉路(Jalan Sakeh)旁,在数十年前由发展商兴建,供距离约百呎的安乐公寓居民使用。 垃圾房内部放有2个垃圾槽,垃圾槽上方的墙壁则有两个洞孔,让居民将垃圾投入,但自从垃圾房的铁门损坏后,就开始有人直接将垃圾丢在地面。 近两三周,垃圾房情况更是严重,不只垃圾量大为增加,缺德者还把垃圾丢在垃圾房四周,大量没有打包好的厨余散落地面,污水四流,散发恶臭及引来苍蝇飞舞。 恶臭与被垃圾“围绕”的垃圾房不只令公寓居民难以靠近,与垃圾房相隔10多呎的小贩中心也不时能闻到臭味。 更甚的是,该垃圾房的糟糕情况让清洁工人为难,有时还被迫动手清理散落地面的厨余,使到原本仅需20分钟的工作,需要近2小时才能完成。 安乐公寓居民兼管委会成员杨安顺坦言,垃圾房近期的情况尤为严重,四周常堆积垃圾及发出臭味,居民有时需跨过垃圾才能把废弃物从墙上的洞孔投入垃圾槽。 他表示,垃圾房虽然属于公寓所有,但因位于大路旁的开放地点,难以阻止外来者使用,也无法确定是谁贪图个人方便,把垃圾随手乱丢。 他解释,垃圾房所在的地段与安乐公寓在数十年前同属一个发展商,发展商原本计划在该地段也兴建公寓,但之后却不了了之,该地段如今已成了停车场,而他也不确定地主身份。 “通往安乐公寓的道路较窄,垃圾车不易通行,居民们数十年来也已习惯将垃圾打包好,再带出来投入垃圾房。” 无论如何,他表示将与居民针对垃圾房的情况进行讨论,包括为垃圾房重新安装铁门等。 在小贩中心营业的刘先生披露,由于其档口与垃圾房相距不远,不时能嗅到臭味,也曾有食客询问臭味的源头。 “臭味和苍蝇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我在数日前首次闻到臭味时,还仔细检查档口里里外外,过后才发现味道源自垃圾房。” 他也曾数次目睹有人驾车到垃圾房前,再将垃圾抛入房内。 麻坡市议员颜慈伽披露,她近期多次接获南方环保有限公司(SWM)职员的投诉,指当地的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极大加重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若情况持续,该公司不排除将停止服务。 她建议安乐公寓管理委员会重新在垃圾房安装铁门,阻止外人乱丢垃圾,同时,她促请垃圾虫停止缺德行为,否则一旦身份被确定,就会受到处罚。
7月前
7月前
(永平28日讯)永平民声路巴刹垃圾槽发出恶臭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一些民众认为该垃圾槽不只影响环境卫生,还有碍观瞻,影响永平市容,甚至让游客对永平留下不好印象。 放置在民声路巴刹外面路旁的垃圾槽发出恶臭引起民怨,由来已久,在私人巴刹发生火灾被烧毁之前就存在此问题,在新的公共巴刹于今年8月中旬启用之后,老问题依然困扰民众。 在巴刹附近经营餐饮店的邱先生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多年来他不断向县议员反映巴刹垃圾槽发出恶臭的问题,但情况至今未见改善。 他说,目前除了星期六,垃圾清洁队每天都会将垃圾槽的垃圾清理掉,但留在垃圾槽周边地上的残渣污水,经烈日暴晒后仍发出阵阵臭味,星期六清洁队没来清理垃圾槽的那一整天更难受,有顾客因此向他抱怨。 同在巴刹附近经营餐饮生意的刘先生表示,该垃圾槽发出难闻的异味,令消费者却步,影响生意。 刘先生最近在社交媒体评论区揭示,曾有到他档口准备用餐的消费者,因为闻到阵阵异味,最后打消用餐念头离开。 本报记者到放置垃圾槽的现场观察,除了看到有巴刹商贩扔掉的废弃物,另外还有相当多不是来自巴刹的垃圾,垃圾槽已被一些民众滥用,载来各类垃圾投入垃圾槽,有些人甚至把垃圾堆放在路上。 网名KH KIM的网友笑称,巴刹已经变成了“垃圾集中站”! 针对此民生问题,永平马华县议员党鞭王锦丰受访时表示,他将会与县议会负责官员、清理垃圾的承包商、巴刹商贩等各方进行讨论,希望能找出一个解决方案。 他说,在巴刹外面路边放置垃圾槽,主要是供巴刹商贩投放垃圾,他劝请民众别把各类垃圾都往巴刹垃圾槽丢弃,加剧环境污染问题。 他认为,如果巴刹商贩能自行妥善管理垃圾,等候垃圾车到了才扔垃圾,如此一来,巴刹外面就不需要再放置垃圾槽,垃圾槽发出恶臭的问题或许就可一劳永逸解决。 王锦丰说,究竟何种方案可取,有待与各方讨论磋商后由当局作出决定。
9月前
10月前
焦点地区:大丰花园苏德拉路,一些租户滥丢垃圾 (新山9日讯)新山大丰花园苏德拉路地区,不论是店屋商家、餐馆,或露天夜市摊贩,多年来一直遭受巷弄“垃圾问题”的困扰。 事因附近租客乱丢垃圾,垃圾“从天而降”,以致垃圾桶天天满,掉落满地,有碍市容,而露天夜市摊贩的垃圾槽更因此被“连累”,遭移走。 新山大丰花园夜市小贩中心主席陈伟杰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说,靠近该夜市小贩中心的垃圾槽于去年7月被移走后,他即向新山市政厅和相关单位重新提出设置新垃圾槽的申请。 陈伟杰透露,在那期间,负责为各摊位进行清理工作的工人,在无奈之下,只好继续将垃圾丢掷原处,待当局前来收取。 所幸,有关垃圾槽的申请,获得今年刚接任市议员职务的新山市议员黄丽云的协助,最终在6月初获批准。 新的垃圾槽获准设于大丰花园苏特拉6路一带,就在大丰花园夜市小贩中心街尾附近,与旧垃圾槽地点稍有距离。 陈伟杰表示,有关新的垃圾槽是该夜市小贩中心历经艰辛申请得来,专让夜市小贩丢掷垃圾,希望附近地区的租户勿滥用该垃圾槽,别将垃圾丢掷该处。 他建议,该区的房产业者,即房东为租户另外申请垃圾桶,并将垃圾桶安置在租户所住单位的后巷。 另一方面,黄丽云受访时透露,新山大丰花园夜市小贩中心于今年5月向她反映原设于巷弄的垃圾桶被移走一事,希望她协助向当局申请,重新设置新的垃圾槽。 黄丽云表示,根据她了解,当局去年7下旬收回垃圾槽后,即从7月23日起不再允许任何人再到有关巷弄丢掷垃圾。 经她向陈伟杰及相关单位了解情况,从中协调后,南方环保有限公司于6月5日将新的垃圾槽设置在苏德拉6路一带。 另一方面,该区一些受访的餐馆业者透露,餐馆业者在后巷自置垃圾桶,垃圾车每星期至少到来收集垃圾3次。 但是,让餐馆业者困扰的是,一些住在附近楼上的租户,经常将垃圾丢弃至餐馆后巷的垃圾桶,以致即使餐馆周休和没营业期间,垃圾桶内的垃圾却堆积如山。 另有餐馆业者指出,该区一些单位楼层,每单位可隔出十余间房间,每间房间租住的人数各不同,总计人数不少,所累积产生的垃圾量相当多。 除此之外,有的业者建议当局,在后巷多设几个垃圾槽,让当地租户丢垃圾,以免租户占用了餐馆业者的垃圾桶。 另外,也有人呼吁当地租户勿再高空抛物,别将垃圾从租住高处往下抛向垃圾桶,以免垃圾袋爆开,垃圾四溅,影响卫生,引来鼠患和乌鸦。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