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办桌
地方DNA
卓衍豪/莺歌桌宴──一场连结产地与在地文化的宴席
“莺歌产地开放日”给我的启示,是用新颖的方式去串联产业,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机会为本土产业设计一次“产地开放日”的活动。
4月前
地方DNA
即时国际
婚宴突降大雪宾客冒雪吃席 网笑:流雪席 白头偕老
中国宁夏银川日前一场婚宴举行时,却突然下起大雪,由于当地没有搭棚的习俗,宾客也直接在大雪里吃起办桌,场面既浪漫又好笑。消息一出,有网友笑说,“新郎新娘一定会白头到老”、“吃过流水席,竟然还有流雪席!”
1年前
即时国际
VIP文
陈静宜 | 吃桌的散席菜
马来西亚吃桌的散席菜,可能是西瓜、海底椰罐头糖水或自煮的百合红豆沙。台湾也大致如此,上了水果或“花好月圆”(炸汤圆),就暗示该走人了。不过在台南可就不是这样了,一连上了四五道菜后会端上水果,而且不是水果切盘而是水果叠塔,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感到错愕,内心暗想:“这么快就结束?”准备起身离去…… 我因为工作与私人机缘,在中国广东潮安、福建漳州,还有成长的台湾有过一些吃桌经验,发现吃桌的暗语大不同。 虽然还未有机会在马来西亚吃桌,不过知道马来西亚桌席的称法,跟我造访过的中国大陆福建、广东一带称法一致。这在台湾就不一样了,台湾习惯称做桌为“办桌”、称吃桌为“吃办桌”。 露天吃桌不容易再现,是因为城市化与现代化之故,餐饮业者盖起了可容纳数百人的大型婚宴会馆,有固定的排烟、排水系统,有凉凉的冷气,还能有360度环绕音响与布幕,硬体环境提升,人们自然被吸到建筑物里去。 [vip_content_start] 其次,是在台湾露天做桌需申请路权,路权是保障用路人优先通行的权利,申请也不一定能通过,另外,露天外烩较可能有卫生上疑虑,也有很多不确定变数。我想这是传统到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各地都会遇到的相似状况。 各地不同的散席菜 在台湾的“厨子(tôo-tsí)师”(又称总铺师)面临老去凋零之际;广东潮安人却完全没有失传危机,当地人很时兴做桌。一位当地厨子师告诉我,光一个镇就有600-700位厨子师,而且不少年轻人争相投入,因为不需要固定成本,只要学艺有成,一技在身就不怕没收入。 我参与潮安的一场订婚做桌,是在一家闲置歇业的餐厅里,那次我既非工作人员也非宾客,而是担任采访侧记。厨子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男子,已有二十年厨艺,身旁跟着两三位助手,就能办出一场既热闹又有门道的婚宴。 台湾做桌通常起桌价偏低,吃不太到世俗所谓的顶级食材,若主人家真要花大钱,就会到五星级饭店去了。不过潮安的那场做桌的起桌价约两千令吉,就能吃到又肥又大的龙虾、气派的象拔蚌与潮汕名菜烧响螺。不过也非一概而论,我一次在中国漳州吃桌,那是一场公司行号酬谢员工的尾牙,菜色就普通许多,还用了很多人工调味料、加工食品。 潮安做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散席菜”,通常吃了某道菜后,宾客就知道该曲终人散了。那道菜竟是“春菜”(炒时蔬),位于甜汤之后,春菜上桌才代表宴席真正结束。 马来西亚吃桌的散席菜,可能是西瓜、海底椰罐头糖水或自煮的百合红豆沙。台湾也大致如此,上了水果或“花好月圆”(炸汤圆),就暗示该走人了。 不过在台湾的台南可就不是这样了,一连上了四五道菜后会端上水果,而且不是水果切盘而是水果叠塔,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感到错愕,内心暗想:“这么快就结束?”准备起身离去,其实这些水果可吃、可打包带走,只代表上半席结束,大家可以中场休息,马上就会进入下半席了,又接着上四五道大菜,最后甜品或甜汤上桌,才代表整场宴席结束,代表的是南台湾盛情款待之意。
2年前
VIP文
会员文
张丽珠 | 办桌做桌吃桌
在北马,老一辈的福建人把办桌称为“做桌”(zho tok),负责炊煮的厨师们叫“总铺”,出席办桌宴的客人,会说去“吃桌”(jiak tok)。做桌和吃桌这两个词,完全口语,“桌”放在这词里,意象丰富,仿佛有了生命。负责煮的和负责吃的,一桌子的澎湃好料,都是大家的终极目的。 到台湾宜兰参加“CHEER UP ASIA 兴新亚洲”论坛活动,主办当局把感谢宴设于庙前,请来宜兰渡小月到会,在庙旁煮食办桌,为大家办了二十几桌的豪宴。人声喧闹中,第一道上桌的五福临门,碟中插着烟花棒,一闪一闪的小火光,仿佛把粉肝粉肠、鸭赏、海蜇皮、红糟肉和海苔丝的美味提升了。 同桌的台湾朋友很好奇,马来西亚有没有办桌传统?当然有啊,在酒楼餐厅未普及化之前,这样的民俗筵席,在任何喜庆的日子里,把外烩传统发扬光大,带给人们许多难忘的饮食回忆。 在北马,老一辈的福建人把办桌称为“做桌”(zho tok),负责炊煮的厨师们叫“总铺”,出席办桌宴的客人,会说去“吃桌”(jiak tok)。做桌和吃桌这两个词,完全口语,“桌”放在这词里,意象丰富,仿佛有了生命。负责煮的和负责吃的,一桌子的澎湃好料,都是大家的终极目的。 [nonvip_content_start] 吃过最厉害最轰烈的办桌,是槟城浮罗山背烂蕉园(真有此名)的福德祠神诞(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及八月初二)庙前宴会,我把它称为“山宴”。这在山上开席,由客家山民烹煮办理,需要绕过重重山路,才能吃到的山中宴席,已经存在上百年。 每年两次的山宴,尽管路遥山远,为了这一餐,乘车上山的人一路颠簸,徒步上山的人缓缓前行,骑车上山的男女一路蜿蜒,亦甘之如饴。当你见到为大家煮食的庙宇伙头军们,用柴火煮出鱼鳔汤、炒什锦菜、卤肉、白斩鸡、芋头扣肉和咸菜焖猪肉等,吃下去的就是见识和地方文化历史的探索。 早年的乡镇的生活里,办桌是大人小孩一年内难得享受几回的豪吃会。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家里和邻里办桌的情景,甚至还记得一些菜肴的味道,更不会忘记同龄小朋友抢吃的快乐。 逢有嫁娶,大人就会搭起临时地棚,准备排列整齐的桌椅,深绿色的棚子和散发铁锈味的桌椅,预告着一顿盛宴的到来。由亲朋戚友组成的总铺部队,用几桶大煤气,更久之前是火水炉、几笼蒸笼、几口大锅子,就能在一旁架起简易的炉灶。另外一组左邻右舍,此时必主动帮忙。通常,他们是提早交来红包贺喜后,就卷起袖子洗菜、挑菜、切菜、洗净碗筷,待宴会使用。 在物资贫乏的岁月里,办桌的热闹与丰盛,和当今大小宴会都可以舒服安坐在酒楼餐厅里起筷解决,真是两码事。回想起来,有不少办桌菜已经慢慢消失于时(食)光中,比如冻鸡、黄梨炒鸡内脏、腰果炒鸡丁……
2年前
会员文
古城
谢守钦设收工宴慰劳格西当志工 “好运巷”还原办桌文化
行动党格西当州议员谢守钦与选区志工团齐聚玛琳“好运巷”,重现70年代露天“办桌”庆团圆的传统习俗,三大民族在红灯笼、纸伞及灯光下捞生、聚餐并互相恭贺,以团结及和谐的心笑迎接癸卯年到来。
2年前
古城
更多办桌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