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成绩

1天前
4星期前
1月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社会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达到目标,学生、家长以及师长,往往都会把学生的学术成绩看得十分重要,甚至变成衡量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唯一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之间延生了攀比心和恶性竞争。但是,却有学生认为公布成绩,有助于良性竞争而起到提高学习水平的作用。 校方应不应该公布中学生的成绩?本报《学海》北马区学生记者队成立专题小组,采访来自各界的人员,从学生、教育工作者、家长的不同角度,去了解他们的观点。 部分学校为了减低学生之间的攀比心和压力,配合我国政府推出的政策,即不公布成绩的制度。这也代表了在考完试后,学生的成绩不会对其他人公开,也不会有排名。 然而,这一制度对学生而言是好是坏?还是变本加厉造成更多的弊端? 逾半学生赞成不公布成绩 学记专题小组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不公开成绩政策的看法,向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接受问卷调研学生就读的约四分之三中学,已配合教育部的政策,即在政府考试成绩放榜时已不再公布学生的成绩。逾半的学生更是赞成不公布学生成绩的措施,但赞成公布成绩的学生,则认为有助激发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 77.3%的学生所就读的中学已不再公开学生的成绩。接受调研者当中,56%赞成不公布学生成绩的制度,认为可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同学之间产生的成绩偏见。 44%赞成公布学生成绩的中学生则认为,公开成绩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并且有效地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李梓韬:可公开班级排名 巴生中华中学学生李梓韬指出,他就读学校的做法是仅公开班级排名,但不公开全年级排名。他认同公开成绩会带来学生之间的攀比,但他也认为在小范围内公布成绩造成的压力,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他认为,公布全年级的排名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在只能看到少数人成绩排名的前提下,学生不会感觉太迷茫或无法进步。若公开全年级排名,就会造成学生因为太少的退步空间而选择放弃成绩。因此,他偏向于只公开固定范围内的成绩。 李佳恩:各有利弊 柑子园修道院中学学生李佳恩认为,此政策各有利弊。她就读的学校仅公布班级排名。她解释,学生会在公布成绩的情况下,清楚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差距,然后付出努力。 但是,公布学生成绩也可能会间接导致成绩不好的同学,被其他同学打趣。此外,她也认为政府在推出此政策后毫不重视,希望政府能对这项政策与措施作出改变。 陈语宁:应提倡快乐学习 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学生陈语宁认为,学习应从快乐出发。她就读的学校实行公开全级排名的制度,但她并不支持此制度。她认为,学习应当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公布成绩会激起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攀比心。 对此,她认为政府应多倡导从快乐出发的学习心态,减少学生压力。 林凯翔:增危机感加强心态 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学生林凯翔赞同公布学生成绩的制度,而他就读的学校也实行该制度。他认为,公布学生成绩带来的危机感,能够加强学生心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进步或退步。 虽然如此,他也认为有其好也有其坏,如有部分中学生因过于注重成绩而废寝忘食,长期下来会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无论如何,他认为公布成绩的利大于弊,因此更偏向于选择公开成绩。 潘闻全:别让学生活在“保温瓶” 教育工作者潘闻全接受专题小组访问时指出,他坚信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是有必要的,因为如今的学生大多以成绩为目标,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程度与同学的落差,才会激起奋斗精神。 所以,他认为,别让学生活在“保温瓶”里,因为社会离不开竞争和比较,若学生连分数和名次都不敢面对,以后很难在社会上与更强大的人共存。 引导正确竞争价值观 他表示,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需要师长共同去调整,而教师可通过公开成绩排名引导孩子正确的竞争价值观,而非直接选择隐瞒。 对于“公开成绩会使成绩偏差的学生受到打击”的说法,潘闻全认为,最讽刺的是不爱学习的学生,即便没有公开成绩名次,他们依然不会爱上学习,而只有真正爱学习的学生在知道自己的排名落后时,会鼓起不服输的心去认真学习。 因此,他强调,关键并不是公开或不公开学生的成绩和排名,而是学生的学习心态是否积极。 孙丽珍:学生更有目标学习 槟华独中学生家长孙丽珍认为,校方该公开学生成绩,同时校方也要避免过度宣传成绩优异的学生,以此减少学生之间的妒忌心理。 她说,公开成绩能让学生更有目标且更努力学习,也能够避免学生因为没有竞争意识而产生的怠惰问题。在公开成绩的同时,校方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林美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槟华独中学生家长林美琴认为,学校应该公布学生成绩,因为这让学生有努力的目标,同时师长也应该重视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 她说,学校和师长可赞扬在其他方面有良好表现及态度的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注重成绩,给予学生过多的压力和批评,引起负面影响。 她还说,不公开成绩的制度有其利与弊,但无论是学生或师长,都不应该过于注重成绩排名,而是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成长上,让每位学生都拥有快乐的中学时光。 学记感想 陈佳慧:不管你是优等生、中等生、落第生,生而为人我都为你高兴。 陈慈恩:我们不应该过于在意与他人的竞争,而是成为自己竞争对手,让自己越来越进步。 林恩雨:公开成绩这个制度是让学生迈向成功的动力,更是同学奋斗的目标。 沈苇欣:若是不公开成绩,学生将满足于现状,导致不思进取的情况出现,成绩优异的学生将成为“珍稀动物”。 尤泽宁:成绩应该公开,给予中学生适当的压力,才能确保中学生将心思放在学业上。 黄芷萱:祝愿每位学生无论如何都得以大胆地憧憬一片美好的未来。 负责人感想:专题内容扎实流畅 这是一则出乎我意料的专题报道,值得我给做这个专题的专题小组,一个大大的赞。 “学生的成绩该不该公开”的专题,从小组给我架构到采访的进行及交上的文章,从来没有叫我特别去关注。我看着小组成员给我汇报的细节,一切都很顺理成章。直到我收到成稿进行审批时,整则专题的内容是扎实且流畅的。 学记会善用调研来辅助做专题的内容,让读者可以看到这个专题可探讨的方面,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来做访问,看到不同的立场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总结来说,是一则上佳的专题。加油。      
2月前
2月前
潘碧华老师写过〈怕见老师〉,说的是毕业以后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老师的期盼,而一直不敢与老师相见。每当想起这篇文章,我便在想,家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到老师的跟前。 当老师以来,年年都是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走得最近。个别家长会私讯我,与我交流学生的情况,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家长日才能见上两次面。每当把成绩册摊开交到家长的手上,心里头有无数的话想要告诉家长,但最终也会咽下许多的话。每位家长只能有5至10分钟的时间,试问如何把孩子在班上的学习状态、交友情况、优点和缺点一一在孩子的面前摊开呢? 许多时候,我选择说好听的话。平日常私下与我交流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很了解,一般上不等我发问,家长就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积极交流的家长常与我讨论的是孩子的学习及态度问题,因为他们经常关注学生的情况,往往不会形成大问题。反而,我看到的问题是家长与学生的互动。他们总爱放大孩子的缺点,却缩小孩子的优点。家长与学生同时处于焦虑之中,两者都不好过。家长说的学生不听,学生说的家长不理。于我,我会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优点,说一些家长在家里看不到的优点,让家长看到孩子很好。 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其实从家长的神情也分辨得出来。一般上,他们坐下来时非常局促,笑容有些勉强,而且很想赶快离开。很多时候,学生学习成绩落后并不需要由老师告诉家长,家长们自己也清楚。遇上这样的家长,我会打开成绩册,但并不会一个个回顾孩子的成绩,而是更多地与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通常,这些学生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以及强项。我会分享孩子在学校范围内体现孩子强项的地方,可能是一张纸张上的涂鸦、运动场上的健儿、老师的小帮手或者是同学们的开心果等。我相信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鼓励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专长,学会一门手艺。 不同的家长说不同的话 尖子生好说,后进生好说,最难说的反而是处于中段游的学生。一般上,他们中规中矩,不会过于突出。然而,最多学生处于这个位子。除了个别的优点,我还会说一些四海皆准的鼓励语,比如鼓励家长让孩子承担更多的责任,勇于争取参与巡察员或图书管理员等职位。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多增进自己的知识。对于中段生,长期的厚积薄发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进行质的变化。 即便是经常说话的老师,在见家长的时候讲话也丝毫不可以马虎。遇上不同的家长就得说上不同的话,但大多都是好听的话。就算是缺点,也要经过一番修饰才可以说给家长听。平心而论,谁又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口中是缺点一大堆的人呢? 家长,一年只见两次。每当家长日结束,老师都还是会忍不住长吁上一口气。其实不只是怕见老师,老师也会怕见家长。
2月前
3月前
4月前
(新加坡3日讯)小学离校考试(PSLE)终于结束,为照顾考试的儿子而停办巡演的孙燕姿叹:反觉得自己在考试。 《新明日报》报道,孙燕姿的儿子今年也考PSLE,她暂停举办巡演,并表示等到10月之后就可以恢复“营业”。 同时,她早前还在线上与粉丝交流时发出求助:“孩子考试怎么办?有谁可以告诉我!”最后更感叹:“我觉得是妈妈在考试,当妈妈好难哦!” 童星林道锐坦言:“这一年压力蛮大的。” 林道锐前天刚考完PSLE。他接受访问时透露一考完试卷,妈妈就带他去吃心心念念的和牛庆祝,现在的他感觉特别轻松。 提到这一年备考的经验,林道锐坦言有蛮大的压力。为了确保数学可以考到好成绩,他还特别要求妈妈给自己安排多一点补习,“我有跟爸爸妈妈承诺会考好成绩。父母其实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反而是我给自己压力。有压力时我会睡觉放松。几个科目中,我最有信心的是数学;最担心的是科学。” 林道锐的妈妈刘韦廷说,现在的孩子读书确实不容易,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她也觉得心灵成长比成绩来得重要。“怎么说也是孩子自己的前途,所以就让他努力去考取成绩吧。为了不想给他那么大的压力,我们今年也没有让他接那么多戏,只接了《小娘惹之翡翠山》。” 刘韦廷也大赞儿子其实是个很自律的孩子,在玩之前都会把该做的事情先做好,平时成绩也不错,所以不需要她过于操心。 杨志龙:让孩子补习 也允尽情玩乐 杨志龙的小儿子今年也考PSLE,他表示孩子一考完试就非常开心。不过,他们这一年其实也没有做太多额外的准备,只是接近考试时,儿子希望能加强科学,所以请补习老师补课。 “其实小儿子的成绩不会让我太操心。我只是要求他成绩及格、成绩比我好就可以了。我觉得要先看自己,才给孩子一个标准,我当年PSLE的成绩……就刚好及格啦。” 杨志龙说:“童年只有一次,所以我让他自己发挥,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再去栽培他。当然也不能完全不读书,因为学习也很重要。” 杨志龙觉得小儿子在艺术方面挺有天分的,“像是打鼓、弹钢琴,他很快就能上手,他对节奏感、音准等会比较敏感,所以我觉得他比较适合搞艺术。”
4月前
(新山3日讯)《星洲日报》学生阅报计划第四期“有奖填字游戏”成绩出炉。 居銮拉央华小及峇株巴辖县华民学校,是连续4期投寄最多参赛表格的2所学校,该2所学校将各获得Promex特别礼袋一份。 华民学校校长郑智荣表示,《星洲日报》内容丰富,所推行的学生阅报计划旨在鼓励学生多阅读。 他说,配合阅报,报馆也举办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比赛,开阔视野,在竞争中自我提升。 另一方面,《星洲日报》居銮办事处主任叶梅真日前移交并颁发赞助商Promex礼袋,给拉央华小校方及获奖学生,由校长蔡晓琪丶副校长程新兰及黄凯元丶导师欧于菡接领。 拉央华小包括学前教育班有204名学生,蔡晓琪对学校连续4期成为最多参赛表格的5所学校,以及全柔提交最多参赛表格的学校感到意外和欣喜。 “这项成绩除了需要全校师生的踊跃支持,家长们的配合也功不可没。” 她希望这个小小成就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校积极响应,参与《星洲日报》主办的活动。 上述活动由《星洲日报》主办,合作伙伴为宝马企业有限公司(Promac Enterprise Sdn Bhd)。 “有奖填字游戏”第4期参赛表格最多的5所学校是:居銮拉央华小、峇株巴辖华民华小、东甲新邦里吗三育华小、峇株巴辖港脚中华华小,以及巴西古当智南华小。 最多参赛表格的5所学校导师,将获得一份Promex Happy礼袋,有关导师是欧于菡、曾文绣、潘婧莹、吕欣蒂及罗掏湘。 以下是69位得奖学生名单: 居銮拉央华小:周孙武、那利士、彭靖恩、林恩欣、许欣恩、辜俊森、戴骏希、陆彦安; 峇株巴辖华民华小:林芷萱、张真瑜、李艺茹、戴盈恩; 东甲新邦里吗三育华小:颜佳欣、吴柔晴、艾丽莎; 峇株巴辖港脚中华华小:黄佳欣、王紫萱、谢元涛; 乌鲁地南智南华小:杜家瑜、赵宇鹏、徐加恩; 居銮端本华小:余智悦、黄骏铭; 士姑来国光二校:谭宇恒、李宥淇; 新山宽柔一小:余雪瑶; 新山南兴华小刘芯儿; 古来四维华小何怡乐; 麻坡巴力峇九启新华小:谢雨轩; 居銮中华三小:陈昱哲; 北干那那育民一小:蔡汶含; 峇株巴辖华仁华小:郑羽希; 昔加末昔华华小:杨宇峰; 居銮中华二小:刘彦辰; 峇株巴辖白沙浮振华华小:陈妍芝; 麻坡中化二小B校:黄政友; 东甲武吉港脚南华华小:黄恩皓; 居銮中华一小:胡浩恩; 峇株巴辖巴力加礼中华华小:欧美安; 大古来华小:林靖劼; 居銮令金沙翁华小:李骏承; 麻坡醒华华小:蔡子康; 峇株巴辖中江华小:黄襦平; 居銮巴罗华小:江玉华; 居銮中英华小:范若馨; 峇株巴辖永平二小:陈泓霖; 笨珍乐山华小:陈怡欢; 峇株巴辖巴力加心励群华小:刘骏轩; 东甲启明二小:杜恩如; 麻坡班卒爱华华小:温凯童; 麻坡培养华小:李齐胤; 麻坡峇吉里勤德华小:林政贤; 麻坡吉逢华小:陈金源; 麻坡二南育英华小:郑仁豪; 北干那那育民二小:王婕如; 东甲武吉甘密建国华小:刘姿绫; 东甲利丰港培华华小:郑敬恒; 新山百万镇培华二校:张伊晴; 居銮平民华小:王荣晋; 笨珍水池路中华华小:丁玮茹; 哥打丁宜马威华小:张嘉萱; 麻坡岭章华小:陈怡恩; 边佳兰四湾育本华小:卓德彦; 昔加末励志华小:林捷礼; 新山班兰华小:徐骏洋; 笨珍培群二校:黄俊源; 新山明智华小:刘恩彤; 实廊真如华小:李惠妍; 麻坡训正华小:曾婧颐。 为了鼓励各校长期的支持,凡参赛表格超过50份的学校,将获得一份Promex礼袋,每所学校只限1份。 以下为获奖学校: 东甲利丰港培华华小; 东甲启明二小; 东甲实廊中华华小; 东甲新邦里吗三育华小; 东甲武吉港脚南华华小; 东甲武吉甘密建国华小; 实廊真如华小; 古来万邦华小; 古来四维华小; 大古来华小; 边佳兰四湾育本华小; 哥打丁宜马威华小; 居銮中华一小; 居銮中华三小; 居銮中华二小; 居銮中英华小; 居銮令金沙翁华小; 居銮博爱华小; 居銮巴罗华小; 居銮平民华小; 居銮拉央华小; 居銮端本华小; 峇株巴辖中江华小; 峇株巴辖华仁华小; 峇株巴辖华民华小; 峇株巴辖巴力加心励群华小; 峇株巴辖巴力加礼中华华小; 峇株巴辖永平二小; 峇株巴辖永平安宁华小; 峇株巴辖港脚中华华小; 峇株巴辖爱群二小; 峇株巴辖白沙浮振华华小; 峇株巴辖龙引中华华小; 巴西古当新廊华小; 新山班兰华小; 新山百万镇培华二校; 巴西古当马塞华小; 乌鲁地南智南华小; 新山南兴华小; 士姑来国光二校; 新山宽柔一小; 新山宽柔二小; 新山宽柔四小; 新山明智华小; 新山柏伶花园培华华小; 昔加末励志华小; 昔加末昔华华小; 笨珍乐山华小; 笨珍侨民华小; 笨珍北干那那育民一校; 笨珍北干那那育民二校; 笨珍培群二校; 笨珍水池路中华华小; 麻坡中化一小A校; 麻坡中化二小A 校; 麻坡中化二小B 校; 麻坡二南育英华小; 麻坡吉逢华小; 麻坡培养华小; 麻坡岭章华小 麻坡峇吉里勤德华小; 麻坡巴力峇九启新华小; 麻坡班卒爱华华小; 麻坡训正华小; 麻坡醒华华小;
4月前
5月前
(麻坡7日讯)麻坡中化中学公布2025年入学考试成绩。 在入学试中考获前30名的考生,分别为李静妤(辅南学校)、陈俞霏(培养学校)、杜武量(培才学校)、林熙尧(辅南学校)、林佳谕(中化三小)、王新仪(训正学校)、郑敬恒(培华学校)、戴宝瑄(金枝学校)、黄思颖(辅南学校)、吴语恩(中化三小)、蔡旭雯(培养学校)、林祉晴(建国学校)、黄煜铠(训正学校)、许玉婷(中化三小)、李政谦(启明一小)、李彤(培华学校)、苏芮湉(中化一A)、颜靖可、王家薇、陈建豪(皆辅南学校)、魏仁杰(训蒙学校)、刘玲溪(培华学校)、张恩彤(中化三小)、廖则曈(中华基小)、吴昱蓉(训正学校)、陈佳阳(训蒙学校)、郑宇棠(双溪申洛中华)、刘梓仪(中化三小)、陈袨翎(中华基小)和余昕彤(辅南学校)。 以下为获录取的学生: 爱华学校:陈咏乐 益民学校:陈佳洋、黄谚皓、雷舒愉、李芯茹、梁凯镔、刘宇洋、吴思缘、余咏彤、张暟乐 文林学校:苏诗茹、颜伟耀、颜雯萱  启新学校:黄启轩、辜可辰、黄锦慧、黄诗慧、梁家瑜、廖柔溦、林子轩、吴正阳、徐勇顺、郑盛益  真光华育:陈芊彤、林思彤、林宇鸿、秦子皓、施雨璇、许业豪、蔡子恒、陈广丞、陈贵恩、陈熙元、陈宣颖、陈治宇、黄俊威、黄紫柔、刘佳萱、谢颖铤、许宏阳、颜裎峻、詹晓羽、张婕妤、郑慧娴、郑凯骏  勤德学校:杜献瑞、梁倚嘉、叶雯维  中化一A:黄婕丝、沈杰浩、苏芮湉、王联旭、陈宁希、陈雨铉、杜武哲、李姿恩、刘泓佑、萧紫吟、叶镇龙  中化一B:哈晋、李星颖、熊子宸、蔡玉骏、陈欣妍、范乃胜、洪宾胜、黄蕊暄、李政豪、梁喻恩、林子瑜、林棕玮  中化二A:黄嘉暄、梁恩苎、刘承宇、张敏蒽  中化二B:黄伊恩、黄政理、蓝晟恺、林嘉敏、周俊璇、蔡睿炀、蔡泽森、陈颖彤、冯楷乐、胡斌、黄杰祺、李昊泽、林筱恩、林韵涵、刘铭乐、王乐扬、颜资元、郑佳昕、周欣蕾  中化三小:陈恩昕、陈恩泽、陈虹延、何明轩、黄楷晋、黄千宁、黄书翊、黄涌竣、赖梓允、李姿萱、林昌骏、林佳谕、林心悦 刘湘瑜、刘梓仪、吴语恩、许玉婷、杨天蔚、余妍汐、张恩彤、张恩汐、张可鸣、张芮恩、郑千瑜、郑哲睿、钟楚维、卓珈曈、蔡乐愉、蔡翊康、蔡昀𡛂、陈沆胤、陈杰仁、陈佩妮、陈威扬、陈宇晨、陈宇骏、陈禹洋、陈毓铃、陈政扬、杜少航、傅晨晰、龚嘉乐、郭凯锋、洪鄯蒽、黄竞元、黄怡嘉、黄涌峰、李禾颖、梁镓翔、梁汶鋐、林传智、林芳英、林洁莹、林恺杰、林可芹、林宽恩、刘嘉欣、吕届声、罗伟、骆仟霭、马威凯、潘鍏城、邱溧颖、阮腾毅、施恬俐、苏宸颉、苏峰彣、苏嘉佑、苏立勇、田凝、王霈晴、王信腾、王子航、吴晨汐、吴立阳、徐子琂、许梓恩、颜宇翔、杨汇晴、杨紫渲、余秋恩、余尚恩、郑诗翰、郑熙曦、钟子乾、钟扬竣、周龙杰、周智衡  中华基小:蔡诗晴、陈袨翎、郭芊妮、黄恩婷、黄骏锴、李袨翎、廖则曈、刘静蓉、刘欣慧、刘运鸿、刘智纯、吕雯靖、欧阳丞灼、汪立凡、谢纹轩、许肯迪、许荫俨、张家竣、郑威涵、周承研、周兹信、蔡铭鸿、蔡仟柱、蔡颖彤、陈冠宇、陈雷志、陈圣云、陈昱昕、杜顺翃、冯昊元、冯贤亮、郭苡菡、黄婕宁、黄楷恩、黄田旺、黄子釜、黎钟泽、刘盈盈、刘永琦、莫恒已、秦宇煌、邱忠绒、沈锐谦、沈子皓、王凯瑨、王昕怡、魏靖、周承宏  巴西头条中华学校:陈瑜晞、杜佩盈、李欣鏸、林芷萱、刘骏濠、温汇晨、王柔媮  檺林学校:陈佳瑜、佘贵传  林蒙学校:蔡昇峻、陈佩溶、黄泇钰、黄家铵、施宇璇  华明学校:林启乐、林韦逹、郑洁妤  金枝学校:戴宝瑄、黄哲旭、黄开明、黄炜盛  培才学校:杜武量、杨翊晨、蔡宥骏、陈妤轩、杜乐欣、杜玟慧、杜乔恩、黄宇轩、邱乐暄、颜铭乐、郑咏阳  培养学校:蔡文乐、蔡旭雯、蔡子鑫、陈俐璇、陈俞霏、陈羽烽、李元得、廖睟矞、许鸿峻、许晋璇、郑家豪、郑宇沁、安玟莹、蔡可柔、蔡乐宁、陈斌昇、陈瀚元、陈湉晰、陈芯仪、陈映伊、范乐煣、方怡颖、侯歆达、黄佳顺、黄楷轩、黄琬雯、黄薇尔、黄语哲、黄章赫、黄芷萱、赖晨浠、黎靖恩、李思恬、梁诗敏、林煜喆、刘泽承、刘釨皓、欧阳靖楒、施楌辉、苏欣琪、王竤叻、魏晟杰、翁嘉忱、吴俐倩、吴瑞瑾、吴禹甯、萧钲哲、谢彩珧、谢恩琳、谢宇择、许存金、颜孙锐、杨文乐、杨雯萱、杨宗霖、曾国鑫、张涌耀、张涌烨、郑良乐、郑玄赫、郑芷霖、周骏腾、朱宇涵、庄胤哲  榜加兰学校:黄献柘、林侄骏、洪瑜萱、颜宇航、郑语彤、周惜妍  辅南学校:蔡溢峻、陈建豪、陈婕儿、陈启政、杜新驸、杜振斌、方乐萱、郭佳煾、侯雯熙、黄思颖、黄伟昇、黄熠乐、黄芷恩、李静妤、梁婕仪、梁骏皓、梁世豪、林熙尧、林子尧、石勇糠、王家薇、许梓萱、颜靖可、余乐炆、余清媃、余昕彤、陈家萱、邓雯轩、杜柔鋆、杜芮嘉、杜鑫恒、杜治扬、侯雯轩、黄铭宇、黄琦琍、黄玮乐、黄喧玲、黄渲霖、赖佳恩、林佳锨、林骏轩、林已涵、林梓敬、刘皓明、刘皓天、王婕萤、吴淑婷、萧钲轩、徐梓恩、许欣莹、曾于恩、张宇欣、郑依楚、朱俊霖  善才学校:吴钰彤、王家俊  醒华学校:蔡骏翔、黄楷淇、林时毅、刘铭森、刘文斌、刘雯栎、刘彦楷、卢晴熙、涂琳浩、萧嘉乐、颜明约、叶颖喧、蔡景程、蔡羽鍹、岑汶骏、陈家锜、陈溒泽、陈志勇、冯颉凯、黄采轩、黄柔恩、江远浩、李睿宇、李勇骏、林乐雅、刘晓优、潘诚杰、丘丞瑜、沈宇泽、沈泽楷、苏佩珊、王欣霖、魏柔妤、魏柔昀、谢恭鑫、谢欣恬、谢雨恩、杨雄斌、余敬熙、袁添麒、张雯倩、郑佩鍹、周延圣  新民学校:施俊杰、颜语甜、张敬毅、张凯鸿、张宇恒、庄睿蒽  训正学校:陈柔凌、陈柔薇、关力铭、侯宇恒、黄柏宇、黄佳鈊、黄翎欣、黄煜铠、李锦涛、林宇柔、潘嘉胜、秦一熙、王新仪、吴晨希、吴昱蓉、许业泩、颜维孳、张晨嫣、郑煜祺、钟妤轩、蔡声嘉、陈弘俊、陈靓颖、陈铭泽、陈诺涵、陈硕骏、陈以晴、陈雨婕、陈语嫣、陈则谐、杜昱芳、范欣宁、洪鉯淳、江铭泽、李竑艺、李健丰、李骏洋、李韦鞍、李昀赫、梁元昇、林煜涵、邱孳琁、阮铭楦、司徒锴洺、苏颖恩、孙志阳、谢叮凌、谢乐彤、谢少涵、谢炆晞、谢语彤、谢允媃、许诚祐、颜梓晴、杨子铃、张镓劲、张杍琁、郑靖宣、郑橒熙、钟米雪、周锴轩  训蒙学校:陈佳阳、陈昱颖、洪祥富、魏仁杰、余嘉琦、陈佳佳、戴沁彤、黄紫芊、林语晨、邢卉涵、叶贻庆  巴力古麻育英学校:刘禹菲  二南育英学校:方雨瑶、刘妤塘、王凯晞、谢谨乐、郑仁豪、郑仁杰、杜恩馨、杜佳乐、侯杰盛、黄丞昊、黄志忠、梁凯慧、林洛肋、苏善熙、吴端祥、谢祖尧、许泽宇、郑文剀  育人学校:陈怡丞、李锴泷、梁家瑝、吕辉煌、王宣雅、郑艳妮、陈亮勋、陈敏浩、陈羿宏、陈振兴、陈振亿、冯毅杰、郭佳鑫、侯瑞彤、侯瑞萱、黄嘉晨、黄威诚、黄心雨、林进锋、林靖杰、林俊阳、林如意、林伟洋、林玮骏、刘佳琪、刘勇骏、刘宇安、罗盛超、邱于恒、阮祯妮、王颖威、吴璟仁、许婤萱、余曹卫、余骏晟、余政奕、张锦阳、张妍希、郑振城  育明学校:杜昱訸、李文熙、林泉宇、莫楚贤、余家锭  维新学校:刘芷柔  建国学校:陈天颖、陈毅哲、黄洁云、黄乐彤、李具恒、林允曦、林祉晴、吴乐天、陈昊云、陈焌宏、陈锴清、陈婉蕍、陈宇溏、陈凌湘、黄琝晵、李泓炎、李佳欣、林慧金、吕庚庭、魏全丰、幸千寗、许茗威、许琪萱、叶加晖、张湘茈  启明一小:洪德宇、李政谦、王楷哲、陈凯俊、李晋喜、李威松、李祥龙、林诗惠、丘峻熙、邱靖绅、王捷绫、吴征鸿、叶梽宏、郑扬科  公孺学校:徐唐暄  双溪申洛中华:陈颖萱、郑宇棠  启明二小:张捷凯、陈奕乾、陈佩璇、陈幸璇、黄钰婷、林家扬、吕佳歆、王旖恩  培华学校:陈家萱、杜语恩、范诗隆、李彤、刘玲溪、彭恩浩、王紫轩、许业晨、郑敬恒、林照恩、苏以哲、张义亨、卓旭峰  莲花华小:林靖轩  其他:陈婧恩、陈韬世、刘祈铭、徐语含、袁静淳、张文炫、安妤靖、陈思婧、陈思彤、陈欣妤、陈禹皙、陈紫菱、陈祖权、杜宇森、康晓慧、赖界帏、李俊凯、林峻乐、林圣哲、刘浩然、彭靖堉、邱亦乐、邱亦悦、苏骏麒、杨妤媗、尤子恒、詹杰宇、郑荣铭、朱紫玮
5月前
6月前
表姐的家向来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每提着礼物上门,都让我有种给对方添了麻烦的错觉。早已女大十八变的侄女好些时日没见我,一见面便缠得黏黏糊糊,她控诉着班级里的大小事,闲碎的话像豆子一样倒得满地都是。 我频频听她提起一个人名,无论是喜事坏事,总能窥见该人物留下的只言片语。我好奇,便主动问起那人的身分。表姐闻言,脸色却有一瞬的扭曲,我十分不解。小侄女倒没什么,她坦然说道,那是我的好朋友,兼死对头。至此,对表姐一言难尽的表情,我总算明白了七八分。 小侄女在校成绩很好,容貌昳丽,交友甚广。实话实说,我很难想像有谁会当上她的死对头,但一番细说下来,我才知道所谓争锋相对,仅仅体现在她们争夺学术成绩上的表现。 “我们很要好的,从初一开始就是朋友了,每天都会在一起玩,放学也一起回家。要是她开口,无论是什么,我都愿意和她分享。”小侄女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骄傲,从她的神情中,我似乎已经看到一对志同道合的小女孩,她们肆无忌惮地向彼此袒露心迹,分享见闻,每一天都过得快活且自在。 纠结在成绩的友情 “那死对头,又是怎么回事?”我追问。小侄女的脸有些垮了下去,她绞着手指,倒在沙发上,“因为每一次,她的成绩都比我的好啊!” 她看上去似是挫败极了,细数起自己做的努力如何付诸东流,明明和朋友付出同等的精力,最后怎么还是不能和她持平。比如生物的分数总算有了进步,却不及朋友全班第一的高度:作文分数创了新高,朋友的却被老师单拎出来表扬: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拿了满分,朋友却因给出了更简洁的答案获得加分等等。她的苦水看似无穷无尽,我却很快地听出了这孩子真正的症结。 并非攀比,也不是嫉妒,她仅仅只是觉得不公平。 因为有了比较的对象,而对方还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好友,因而更加便利地同享双方在追逐同一目标上的资源,最终得出不同结果时,便不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接受成果的差异。除此之外,也不能断定其中是否有“面子文化”作祟,抑或是自尊受到了挑战,才生出了这样的心理不平衡。 曾经在《人民日报》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以追逐他人为目的地将自己置于一场攀比,是一种“孔雀心理”。该心理现象的特征为无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无法专注提升自己,而是企图在无休止的攀比中获得优越感,久而久之,便丧失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沉溺于此。他们的驱动力来自同他人的比较,因而时常缺乏幸福感,无法真切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快乐。更有甚者,由着这种扭曲的心理日渐壮大,直至发展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嫉妒心,有朝一日行差踏错,便干下恶行。 这样的说法也许夸大其词,但事实却恰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所谓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不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会限制幸福感的来源,使人在追逐虚荣的道路上不可自拔,甚至会在将来与他人交往之际生出影响,逐渐变得众叛亲离。 我深信,小侄女的情况并不恶劣至此,她年纪尚小,遑论那“孔雀心理”提及的诸般炫耀行径,即便是所谓“嫉妒”,相信也是早早被两人深厚的情谊给压倒了去的,如今因不甘心而生出的种种抱怨,也只是因为她还没认识到所谓能力,并不仅仅包括别人在背后为此付出的努力,而是同时包含了先前他人所拥有的阅历及沉淀。 表姐不擅言辞,从她自动回避的举动看来,相信类似的谈话已发生不少,我十分庆幸自己能够担任这样一位将人从思想的死胡同里拉出来的角色。毕竟类似的“面子过敏”我也遭遇过不少,深知这样日复一日同他人比较是一件多么身心俱疲的事。趁小侄女尚未长成须他人仰仗方能拥有底气的可怜人,我相信,自己能够教晓她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奋斗,为之悲喜的目标。
6月前
窗外除了远近起伏的虫鸣,什么也看不见,万物没入黑暗中。一只浅褐底色黑纹小飞蛾腹部贴着玻璃窗,背向那片不着边际的漆黑,静止不动。生平最怕会飞的生物与我同居一室,料它此刻还没发现往左移动大约8公分便能登堂入室,得赶快拉起窗帘让它死了这条心。只能是拉窗帘,拉动玻璃窗会惊动它,恐怕会不小心变成它飞进来的助力。这么美丽的误会我无福消受。 迅速将窗帘拉上之后,对这只小飞蛾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不禁在想,帘布夺走了引导它的光源,它会否彷徨无助,突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实飞蛾并非存心扑火。它只是以为灯火是天上的自然亮光,以此判断自己该面向哪里飞行。可怜的飞蛾以为灯火是天空,于是它们背对着灯光原地打转。 出趟门总有各类飞禽飞虫迎接。昨日早晨摸黑出门上班,跨出电梯便迎来一只纯白蝴蝶,寂静的电梯大堂因这一幕而梦幻不已。接着坐火车到了目的地,走出火车站头上即有乌鸦飞过。从火车站步行至一所学校门外,遇见一群鸽子。 若我能飞,加入它们哪一组比较好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是法则,却也有例外,人生总有许多身不由己的处境,必须和“异类”共事。人与人成为队友,是有幸还是不幸,还端看我们有多少自主权做选择。分组或组队这种事,从小就有,而我极其厌恶。 上学的各种分组做作业、分组比赛、分组玩游戏、分组打扫卫生。有时是被安排,有时是自组,两者皆有利弊。被安排能确保没有人因为某些条件不足而被排挤,但也因此可能被迫和一些五官不合、怎么都看不顺眼的人同组。自由分组能把合拍的朋友以及显然有利于团队的人拉进来,但不那么出色或受欢迎的人会被嫌弃,过程中经历无声的羞辱。 从小成绩优异,因此分组做作业或完成学术项目,大部分时间我在同学眼里都是理想队友。但作为手脚反应迟钝兼瘦弱无力之人,游戏和运动竞赛这类分组就屡屡遭嫌弃了。小学那些年,每次上体育课到了分组比赛投篮的时刻,便是我人生最耻辱的几秒钟。身手敏捷的同学很快组了队,而大家都当作没看到我,谁都不想要一个猪队友。后来,我有了挡箭牌——医生出了一封信告知校方说我先天心脏功能不良。从此,每当体育课要分组比赛,我便告诉老师说我不适合进行激烈运动,才终于脱离了苦海。 因常被称赞课业表现好,人于是变得好胜和骄傲。记得小六有次上英文课,老师下令二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一眨眼功夫,同学们纷纷凑成了对,只剩下班上那位公认迟缓且长得不好看的女生,和我。我当然嫌弃,两万个不情愿和她组成一对,结果被老师狠训了一顿。 大学几乎每一科都有一项分组作业。遇到过神队友如虎添翼,当然也遇到过猪队友拖完后腿拖前腿,重要关头直接挟带他负责的部分人间蒸发,我到老师办公室上演泪如雨下的悲剧戏码,撇清关系。有的队友因团队中有“能者”,便把“我不会哦”当成口头禅,拿不到A会崩溃的“能者”当然不敢冒险把重要任务托付给他们,于是自己全揽上身以确保万无一失,其他人则舒舒服服搭一趟顺风车通往成功之路,完事一起上台捧杯接受嘉奖。 综合上述种种惨痛经验,单飞完成任务通常都是我的首选。但现实哪能尽如人愿?若实在不得单飞,你又会想和什么样的队友同飞? 世间哪有完美队友? 和飞蛾同飞,成天依赖光源判断自己的定位,最可悲的还要在这满是人造光的世界集体迷路,全队都不知道出路到底哪个方向。 和蝴蝶同飞,是场争艳斗丽,不谈合作,没有互助。旁人看得那么陶醉,你却美得如此短暂。亮眼时万人簇拥,凋零后无人问津,因为总有无数只令人目不暇给的美丽的花蝴蝶替代你,超越你。 和乌鸦同飞,臭味相投,大家都被腐败吸引。智商虽高,却满足于捡尸,抄捷径,喜欢那省时省力省心的目标。再说乌鸦在许多人眼里是厄运的前兆,看到你只会想到“糟糕,可以不要吗?”也忘了小时候是从长辈口中还是电视里头被灌输:要是乌鸦飞过你头上就表示即将有倒霉事临到了!如今城里乌鸦处处,这一说法要是有个准,我可要天天倒大霉了。 和鸽子同飞,远观总令人联想到欧洲那些广场上的浪漫风情,但鸽子队友开始把人的生活空间当作自家后花园,不懂得拿捏界线,随意大便,任意毁花,人就变了脸,喊打喊杀。你作为队友虽未必曾参与那些愚昧之举,但被侵略的人类连你也恨。 唉,世间哪有完美队友?只要大难临头还肯一起飞,我们也该庆幸了。
7月前
今年开学至今,我从未在上班时间和同事共进午餐,而是将难得的午餐时间都给了学生。 我的办公室在午餐时间时总是特别热闹。这个办公室几乎聚集了全校所有的初一年段班主任,午餐时间总会有许多学生来到这里找老师,或交功课,或聊生活中的各种不快乐,或解决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直到钟声响起,学生纷纷离开办公室回到班上,脸上挂着微笑,留下老师们摇头叹息,疲惫不堪,甚至要马上准备好,赶着去上下一节课。 午餐时间的办公室俨然成了“急诊部”,不仅要处理学生的疑难杂症,还要随时外出处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若是学生有急事,找得到老师还好,找不到的话就只能干等老师回来;若是学生要打架了老师却无法及时出现,那后果更是可大可小。 于是我只能夹缝求生。为了让自己可以改作业和备课,以及处理突如其来的事,我养成了在午餐时间边吃边聊天,随时准备好递上卫生纸和小饼干,还要能不停切换故事线的技能。许多老师身边也渐渐出现了一些“常驻嘉宾”,有的纯粹是想来聊天,有的就真的是宁可来找老师也不想留在班上。 想办法让学生回到正轨 贵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我觉得现在的教育环境并不只要求老师成为知识的传递者。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双薪家庭乃至破碎家庭越来越普遍,加上孩子受到的压力和挫折越来越多,如今的孩子更想把老师当成逃离压抑生活的出口。毕竟比起家长和同学,老师往往更能倾听孩子的心声,更少做单方面的价值判断,也更能包容孩子的眼泪和情绪。 家长的缺席也常常导致孩子失去了以大人作为楷模的机会。青春期是孩子塑造自我价值和道德准则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大人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但这个时期的他们却也最容易受到社会中的各种诱惑,包括私会党、电子烟、色情产业等的影响。社会上有太多的无良之徒正等着通过各种管道,接触和利用这群入世未深的孩子。加上家长很忙、压力很大,现代的孩子比以往更需要老师作为指引,以免误入歧途。 老师对学生的陪伴和引导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但我们的社会并没意识到这一点。老师的文书作业量并没有减轻,反而因为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老师必须办更多活动,承担更多工作。社会舆论也常理所当然地觉得,老师承担更多工作就能让学生变得更好。于是大家都期待老师工作更多更长,学生学习更久更忙,到最后不仅是累死了老师,也害惨了学生。 老师有空真的很重要。若老师的时间变成稀缺资源,我们将无可避免地忽略学生的心灵。若大环境只想要老师交出成绩,我们将无可避免地要求学生从我们的办公室,甚至是生活中消失。我们总是要求老师为学生牺牲,但我们都忘了老师也是人;更何况现代社会欠学生的一切,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慢慢补回的。 这几个月来,一直有学生在午餐时间来找我。有时聊聊天,有时也就静静地坐在角落,不吵不闹,偶尔掉泪便递个卫生纸,有其他学生来找我哭诉时还会帮忙安抚,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时我在想,万一哪一天我真的没空回来办公室坐着,对我来说或许就只是有了新的任务要忙,但对这些学生而言,或许就是少了个避风港,少了个寄托。 学生,正前所未有地需要老师。在社会好到能接住学生之前,老师有空真的很重要——教书多年的我无比深刻地认知到这件事。 我知道不只有我正在承担这样的责任,我的许多同事也正在经历这些,我们正很努力地想办法让学生回到正轨,或是哪怕唤起学生的求生意志。在这个快速而势利的世界里,就连快乐也无法深刻到值得铭记,老师们偶尔欢声笑语的背后,不过是苦中作乐,死死抓住那仅存的热爱而已。 但既然发现老师忙碌是为了学生,老师有空也是为了学生,现实会允许老师更有空吗? 我连想都没空想。
7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