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高脚屋

6月前
6月前
(马六甲24日讯)甲市区河畔有一座名叫“甘榜摩登”的城中甘榜,虽位于城市中心,却是一座百年马来甘榜,具有人文、历史及旅游特色,成为外国游客的参观地。 甲市唯一传统甘榜 甘榜摩登(Kampung Morten)作为甲市唯一的传统甘榜,被喻为活的人文遗产博物馆,因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依然比较传统,尤其房屋建筑设计充分展现马来传统屋色彩,让游客能在地了解马来传统人文的特色。 “八”字型的门前楼梯、特色花砖、矮篱笆围墙、双开窗门、短窗帘、高脚屋下的储物空间、院子盆栽、石桌等,都具有浓厚的传统马来民间特色,默默坚守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形成美丽的反差。 其中一间老屋常年布置成国庆主题,大大小小的国旗和州旗随风飘扬,一些老屋则栽种了各种盆栽来美化,不少单位门前还有晒衣服、脚车、摩托车及生活用具,让甘榜依然散发着民间生活气息。 曾沦水灾区 高脚结构减损失 在马六甲河的发展洪流中,这座甘榜曾多次成为水灾区,但又因为它的高脚建筑特色而减少财物损失,后来随着甲河美化、打造河畔走道、人行桥梁及提升工程后,甘榜周边环境被赋予了新的面貌。 无可避免地,时代的进步与人文的变迁给甘榜摩登带来了影响,尤其人口老化及居民外迁后,部分甘榜屋逐渐发展为民宿、小吃店及打卡景点,所幸屋子结构及外观保存得相当不错,但又注入了更多旅游元素,让游客能够全天候体验甘榜环境。 更加分的是,当游客漫步在甘榜河畔走道时,能够静心欣赏古老的马六甲河缓慢流淌,也会看到一艘艘载满游客的游船来往,为宁静的甘榜带来人气。 【新闻背景】 环绕甲河而建占地15公顷 英殖民政府时代的领导人F.J·摩登(F.J Morten,1938年海峡殖民地担任辅政司)于1920年代掌管土地征税事务,在其管理下把这片沼泽地打造为马来甘榜区,并以其名字为村落命名“Morten Village”,中文译为“甘榜摩登”。 该甘榜环绕甲河而建,占地15公顷,1989年被列入马六甲遗产文物保护法令,吸引游客前往参观典型马来甘榜的生活。 其中“圣淘沙别墅”(Villa Sentosa)是的传统民居,也是建于1921年的百年老屋,成为游客必到的私人博物馆。
11月前
1年前
“走,去把附近找回来!”翻看《活力副刊》就被【星云】的5月征文吸引了。想想,编辑说得挺对,附近的消失,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太习以为常,而忘了周遭环境的模样…… 事实上,我每天都在住家附近跑步,照理非常熟悉四周的环境,然而,当我刻意地响应《活力副刊》的号召,在住家附近慢慢走一走,仔细看看住家附近的一草一木,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人是会因日复一日进行的活动而导致敏感度下降的!我现在才发现,我家附近有多间高脚屋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砖墙屋子。而本来非常有乡村风情的椰林,也已被油棕园取代。至于什么时候消失的就无从考究了。 我家在华人新村的尾端,旁边就是马来甘榜。我从小就看着马来高脚屋长大。依稀记得五年级的时候还到附近的马来老师家补习马来文。老师的家恰恰就是传统的马来高脚屋。当时的我还喜欢在补习后与几位邻居的小朋友在高脚屋前追逐嬉戏。马来高脚屋附近通常会见到椰树的踪影。我自小喜欢画椰树,更爱看那微风吹动果实累累的椰树,随风飘扬的椰叶,更像在向我招招手! 一幕幕童年趣事在脑海闪过。岁月如梭,甘榜小女生也成了中年人。而今童年再普遍不过的高脚屋和长得高又高的椰树,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了!这一发现也警惕了我,要多加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不能因忙碌导致对周遭的事物无感。 有一天怡保不再是山城 我每年探访在新加坡的弟弟都有感新加坡的发展一日千里,并调侃我国发展龟速,家乡的发展更是慢到感受不到。然而当我看到昔日的高脚屋和椰树的消失,我不禁有点失落。难道发展不能与环境保护平行? 这突然让我想起,距离我家二十多公里的怡保是因被四周层峦叠嶂的山环绕而称为“山城”,然而近日当我走在南北大道,看到旁边本来高耸入云的山因工业开发而被“砍”剩一半,心里莫名地难过,会不会有一天怡保不再是山城了呢?人类该反思过度开发带来的极端气候和各种土崩等意外啊!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