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4天工作制

人类的工作时长能够减少,都非常讲究时代机缘,像是流水线的发明。 之前有份关于冰岛实行4天工作制的实验报告出台,里面说的是冰岛经过大约两年时间,把一些领域的工作日减少至4天,结果发现不但员工开心了,就连效率也没有受到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没被耽误。这篇报告被报道后,想当然会有人觉得4天工作制是未来大势所趋。 那么,这种事情真的可行吗? 我觉得是不可行。准确来说,是这种实验不具备普遍性。在解释这个结论之前,容许我先谈谈另一个也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经济实验,那就是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某些时候也被称为无条件基本收入)。 简单来说,UBI就是政府无条件地给全部人定期发放一笔能够满足基本生活开销的收入,大家自给自足后,能够更自由地决定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或者成就感,因为大家不再因为缺钱而工作(这听起来很美好,对不?),而是兴趣或者使命感。 这概念的讨论热度在疫情封锁期间达到一个新高点,因为许多人都拿到了政府发放的各种补贴,让他们的消费能力大增。 有些政府也有在一些地方实行UBI的小规模实验,你也能够搜索得到相关信息,那就是获取UBI的群体会觉得他们的整体消费能力有大幅跃升,因而有各种精神层面的提升。这现象再一次论证物质上的满足是精神世界的基础。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UBI的推崇者认为既然小规模实验的成效甚好,就应该扩大规模,让大家都幸福。且不说政府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收入,也不去提政府财政赤字飙升到历史新高后要怎么处置。我们思考一下,UBI扩大规模后,真的会更有效吗? 要知道,购买力提升的前提是收入增速高于物价通膨速度。而物价的上升,很多时候就是反映了当地的整体消费水平(战争除外)。这道理,《叶问》电影一开场就说过了。不可能大家都花得起钱时,你的车子和房子的价格是维持不变,因为供应需求之间是有竞争的。 假设一条村子里有100人,大家收入各异。村长给当中10人发放UBI,那么他们的消费能力自然是大幅提升,本来买不起的豪车,也敢去车行要求试驾了。可是,当另外的90人都拿到了UBI后,那么大家就扯平了,起跑线上的差距就会再次重现,因为车行的销售也知道大家花得起钱了,自然也会提高价钱。纵使不是车行提高价钱,那辆豪车也会被更高收入的人们买下,原先那10人的收入优势就消失殆尽了。 这就是UBI的问题所在。也是许多经济概念,或者社会实验无法大规模推行的根本所在,因为这些实验效果是会随着规模增大而逐步递减,所以这些概念不具备可扩展性(lack of scalability)。搞了一大堆UBI,政府是倒贴了不少钱,也就让一部分人爽一阵子而已,最后该偿还的债务还是得还。 好,让我们回到开头的4天工作制。我相信你也知道我想说什么,那就是这概念到底具备可扩展性吗? 我在翻阅这份报告时就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最容易推行4天工作制的工作地点就是政府部门,而最难推行的工作地点则是 [vip_content_start] 酒店和餐馆。 政府部门更多是文书处理,大家也就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罢了,办公时间和绩效标准也是自己说了算(跑过政府部门的读者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反之,酒店和餐馆的营业时间则是客人说了算(当然,你可以做少一点生意的),工作量和时长的要求也比较刚性,更不是如今胡乱炒作的AI概念可以取代,自然没有4天工作制的幻想空间。 这也是我对一些西方国家或者一些跨国公司引以为傲的 “生活与工作平衡” 的概念总是敬而远之。如果工作量是固定的,而员工减少工作时长,那么这工作必然是需要更长时日才能够完成。这已经不需要你有什么经济学思维,这是简单的数学题。 人类的工作时长能够减少,都非常讲究时代机缘,像是流水线的发明。我还记得2000年初,银行也是5天半制,当要改去5天制,大家也是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周六的工作缺口。 那些西方跨国公司能够搞这种生活平衡的玩意儿,不就是把大量的工作外包去那些收入较低的国家吗?这些国家的劳动群体需要这些收入,他们自然不会和你谈什么4天工作制,因为没有底气。 但是,跨国公司这种伪文化也限于一些工种罢了。如果是农夫,基本也很难推行4天工作制,除非你的庄稼也是生长4天;高端一点的工种的科学家也不遑多让,你在实验室里的细菌培植,那细菌也不会和你说什么4天工作制,对不? 更进一步说,那些本来就竞争激烈的行业,例如科技、金融、法律或者稽查咨询,是一点也不会因为什么生活平衡或者4天工作制而慢下来。 说到底,你不做,你的竞争对手会做。那些认为即使自己不做,也不会影响收入的,完全是享受着前人打下来的基业。你在跨国公司工作,公司营业额动辄几十亿、乃至几百亿,你当然可以在这岗位上养尊处优,公司也不会因为你的懈怠而崩塌。但,如果是中小型企业,或者刚创业的微型企业,你不做,那就等死吧。 每一个可以4天工作制的工种,必然是以另一个人或者更大群体所付出的代价,才能够实现。你看不到,不代表这不存在。
3月前
(新加坡1日讯)新加坡全国雇主联合会一项调查显示,当地超过九成雇主表明,现阶段不会实行4天工作制。 《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雇联今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展开线上调查,以了解当地雇主对实施4天制看法。 330名回应调查的雇主中,有79%或260名雇主明确表示,不会也无意落实4天制;16%或52名雇主指会考虑,但目前不会实施;只有少数5%或18名雇主,表示会实施4天制。 新加坡雇联今日发文告指出,受访雇主来各行业,无法实施4天制的3大理由,分别为企业运营方式不允许,如需要24小时运作、无法提高生产力抵消产能减少、需额外人力填补空缺,导致成本上升。 新加坡雇联执行理事长沈锦源说,调查结果反映许多雇主在当今紧缩的劳动力市场和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所须面对的现实。 他指出,虽然小部分雇主赞同4天制,但对大多数雇主而言,4天制执行的可行和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会导致他们难以满足业务需求。 至于考虑或会实施4天制的雇主,指加强公司员工价值主张、改善员工福利和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是他们愿意如此做3大原因。 新加坡雇联目前拥有逾3700名公司会员,这些会员共雇用超过85万名员工。 根据调查,4天制指的是员工每周工作4天(每天八九小时,每周最多36小时),而不是传统的5天(每周最多44小时),但获得的报酬与4天制相同。 新加坡雇联的调查,与跨国人才招聘顾问公司华德士在今年9月发布一项涵盖亚洲11个国家与地区逾5000名受访者的调查结果,有些不同。 根据华德士的调查,近七成新加坡雇主认为4天制概念可行。不过,在这些雇主中,只有不到两成说他们计划或正考虑在未来两年内,实施工作4天制。
5月前
6月前
11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