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新村,村如其名,村民生活安逸,該村的名字源自於當時的巫統領袖拿督翁(Dato Onn)及馬華前總會長敦陳禎祿的名字,即安樂(Onn Lok)新村,後期才改為On Lok。
該村的設備應有盡有,村內的中心點有個小型交通圈,設有安樂警亭(pondok polis On Lok),其他設施包括民眾會堂、輔導中心、睦鄰計劃會所及診所等,以及一間觀音廟,廟毗鄰有一間羽球館,下方則是籃球場,是村民閒時消遣及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ADVERTISEMENT
隨著冠病疫情肆虐,該村也減少舉辦宴席,之前該村觀音廟每年農曆九月十九都會慶祝觀音誕,早期甚至宴開百席,而觀音廟一帶設有籃球場及羽球館,村民可以打球閒聊。至於該村村口對面也有一間具有百年曆史的拿督公,成為村民的守護神。
安樂小學毗鄰也在70年代興建一間診所,由於建築物成為危樓,並於2012年拆除,兩年後才重建,以方便周遭的居民可以看病。
居民跨州購物
由於安樂新村位於森甲邊界,地方較偏遠,附近的花園雖有有兩家雜貨店讓村民購買日常用品,村內也有流動菜車賣菜,但是村民多數前往森州利民濟、巴登馬六甲,甚至到淡邊購物,補充生活所需。
鄭覃福:早期居民全是華裔
安樂新村村長鄭覃福接受《古城》社區報訪問時指出,該村是在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下,英殖民政府為了阻止村民救濟共產黨,把村民集中,形成新村,該村則以拿督翁及敦陳禎祿的名字結合而命名。
他說,早期該村約有90戶人家,100%為華裔,多數為客家人,大家以務農為主。由於該村被大園坵包圍著,村民多數以割膠為生,有者則開墾土地後申請地契。
50年代大火毀半個新村
唯好景不長在,50年代時,該村的住家都是亞達屋,並生火煮飯,孰料卻因為一場火災,導致幾乎半個新村的住家都被燒燬,該村村民唯有逐步重建,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村民選擇搬遷。
1983年政府徵用10畝的園丘地,開闢了60個單位,並開放讓周遭的三大種族居民申請,自行建造住家及遷入,是當地的第二期發展,逐漸成為安樂新村的一部分。
“18年前,安樂新村路口也興建一個花園住宅區,即斯里怡力花園,共有306間單位,包括三大種族的住戶,形成第三期發展。”
儘管如此,由於當地並沒有小型工業發展,該村也面對和其他新村一樣的情況,年輕人外流,村內以樂齡人士為主,含飴弄孫。
村民多為小園主
鄭覃福指出,當地的村民多數為小園主,小部分則經營生意或承包工作,年輕人則選擇外流,去新加坡或吉隆坡發展,一些年長的村民因為孩子長大了,處於半退休狀態,幫忙顧孫。
由於一些年長的父母已經隨同孩子離開到外生活,該村目前有約10戶住家丟空,遊子則過年過節才返回家鄉團聚。
目前該村還有一部分園地種植榴槤、油棕樹、樹膠以及果園,村民生活樸素,三大種族生活融洽。
鄭覃福表示,該村過去連續逾20年不間斷舉辦農曆新年年景佈置,由村委聯合年景佈置理事會聯辦承擔,一些經費則來自議員的撥款,村民都會主動幫忙佈置,一旦亮燈後就增添村內的新年氣氛。
“早期過年,村民會自己做米香、年餅、蒸年糕。我們也會在亮燈儀式時,由村民一起享用粥,以前村內的金蘭福利協會也會分發紅包給樂齡人士!”
他說,每逢大年初一晚上該村也會舉辦新年歌臺,非常熱鬧,大家難得聚會,包括遊子也返鄉,飲酒聊天,生活相當寫意。
此外,我國電視臺八度空間也曾到村內舉辦中秋晚會,教導兒童製作燈籠及玩遊戲,由多名藝人帶動氣氛。
安樂華小僅55學生
至於安樂華小則於70年代搬遷至現址,當時還迎來時任財政部長敦陳修信前來開幕,該校於高峰期曾有逾200名學生,如今剩下55名學生,包括學前教育班(約15名學生),而小學生亦有3名友族同胞,由於學生逐步減少,董家協也擔憂學生來源的問題。
陳觀麟:人口漸少村民不再打麻將
自小在該村長大的金蘭福利協會會長陳觀麟(70歲)指出,巴登馬六甲距離該村僅有5公里,當地有很多店面,包括洋貨店及戲院,尤其是70年末至80年代,戲院經常高朋滿座,因此成為村民經常到訪的地區,但是隨著巴登馬六甲人口逐漸減少,當地發展也趨向緩慢。
他說,利民濟距該村約10公里,當地屋業發展蓬勃,包括設有銀行、商業中心及超市,因此村民之後多數去當地消費。
陳觀麟回憶起早期的安樂新村,當時還有約4家咖啡店,以前咖啡店一定三四桌有打麻將,可惜如今人口減少,村民也不再打麻將。
園坵包圍如世外桃源
“這些年來,新村沒什麼發展,新村被園丘包圍著,猶如世外桃源,村民生活樸素及安逸。”
他說,觀音廟有舉辦樂齡卡拉OK,讓會員唱歌打發時間,不過一些村民也會選擇在家唱歌。
此外,該村也設有太極班,早期成員曾有20多人,但是隨著一些村民年紀大,現在參與的人數也剩不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