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9日讯)金安庙是亚罗牙也班台柏林明镇上唯一的华人神庙,在约百年的岁月中,在座主田都元帅的庇祐下,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这里不只是凝聚当地华人的重要据点,也是当地华人团结,不分你我的象征。
金安庙在当地所扮演的角色,不单纯是华人神庙,由于镇上只有30余户华人,因此,约百年来,金安庙成为了凝聚与团结当地华人的重要场所,见证了小镇的发展与历史。
ADVERTISEMENT
1973年重建各族出钱
值得的一提的是,金安庙也是当地各族和谐共处的象征之一,从1973年重建庙宇时,当地锡克及巫裔友族也出钱捐献建庙,芳名更刻在纪念碑上得到证明。而且,早年当地小孩也不分种族,在金安庙前面的空地游乐,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
根据金安庙重建纪念碑,该庙是于1973年重建,而在那之前,原本的小庙已有40余年的历史。不过,根据当地村民,该庙的历史肯定超过文字纪录,至少都百年以来,因为,在小庙之前,座主田都元帅就已经从中国来到这里,落户村民家中,一直到大约1934年才建庙供奉。

郑国联:渊源建立逾百年
金安庙主席郑国联受访时指出,该庙座主田都元帅神像早在100多年前,就由先辈从中国福建漳州带到班台柏林明,当时是落户其中一个村民家中,一直到1934年才建庙。所以,算起来,田都元帅与当地的渊源早在百多年前已建立,而一直到现在,村民都非常感恩神明的庇祐。
他说,除了田都元帅,该庙也供奉大伯公、观音娘娘、关公、张公圣君、英武尊王等。而作为镇上唯一的神庙,金安庙的角色非常多,即是神庙,又是联络村民感情的场所,早年更有婚姻注册服务。
他表示,该庙旁边早年有一所培南华小,但随着村民人数日减,培南华小早已关闭,当地华裔都到附近榴梿洞葛新华小学上学。
他说,该庙于1973年重建时,不只华裔镇民出钱出力,就连锡克及马来村民都有出资捐助,足见这里各族村民和谐共处。
他表示,田都元帅圣诞千秋是农历六月十二,但该庙是在六月十六才庆祝。
“我们有开坛办事,但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神诞庆典都有,平时就只要善信有需要,就能联络我们。”

李光明:乩童曾预言火灾成真
副主席李光明(70岁)表示,早年曾发生座主田都元帅数次通过乩童预言该镇将发生火灾,果然成真,令村民啧啧称奇。
他说,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他,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情形。“我当时在庙里,座主突然上了乩童的身,预言两三天后这里会有火灾,嘱咐大家要小心门户,没几天真的发生火灾,而过后还有几次也是座主以这竹式预言将有火灾,也都发生了,非常不可思议。”
已是第三代村民的他说,当年金安庙非常热闹,但是如今随着年轻人迁移,当年的热闹光景已不复存在。虽然如此,该庙在村民心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古亚华:庙旁井至今未干涸
查账古亚华于1974年搬到班台柏林明,当时金安殿才重建一年,而庙旁有一口至今仍未干涸的水井,令他印象深刻。

他说,水井早年是村民重要的水源,无论是饮用或其他用途,几乎都靠这口井。虽然如今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但依然使用井水来进行洗涤工作。
他表示,井水雨天之时井水变温,热天之时反而变冷,相当特别。

何富荣:现代化宣扬神庙文化
财政何富荣今年44岁,是理事会中比较年轻的代表,他认为,神庙文化必须传承,但同时也得踏上时代步伐,因此,理事会重新设置神庙脸书专页,通过网络宣扬神庙与座主文化。
他说,通过网络可以更快、更好的让更多人认识该庙及田都元帅,结合传统与新科技,希望能将庙务办得更好。

李秋萍:对金安殿感情深厚
文书李秋萍说,该庙每年都在农历新年前举办新春联欢会,聚集整个班台柏林明镇上的华裔村民及善信,共庆新年。
他说,爷爷及父亲曾任该庙的财政及主席,大家都对金安殿有深厚感情,因此她也决定加人理事会,为神明服务。
她表示,当地只有30几户华裔家庭,因此大家都很团结,感情都很好。

陈顺新:设一周4天排舞班
交际陈顺新表示,该庙有开设排舞,一星期四天,晚上7时至8时30分,让村民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
他说,金安庙座主是镇民心目的守护神,百年来守护著班台柏林明镇,大家才能在此安居乐业。

郑国球:装载童年回忆
名誉顾问拿督郑国球在当地土生土长,金安庙前面的空地,更是他童年时与同龄各族孩童一起度过欢乐时光的地方,这里装载着他满满又美好的童年回忆。
郑国球说,小时候放学回家,就会与同龄的孩童在庙前空地玩乐,当时也有友族小孩一起,大家不分你我,充份体现各种和谐的一面。
郑国球也是甲州行动党主席,也是前任行政议员。他说,身为班台柏林明的村民令他感到很骄傲,而金安庙也是甲州少数注册时土地注明神庙用途的神庙,全甲大约不到30间。
他说,该庙见证了班台柏林明的历史发展及各族和诣共处,团结全村人民。

张礼业:盼庙务蒸蒸日上
副总务张礼业表示,希望在全体理事的通力合作下,金安庙庙务蒸蒸日上,让更多人认识到该庙及座主田都元帅。
他说,本身在当地土生土长,小时候公公带他到神庙,对神庙有深厚的感情。

安东尼:异族无阻为田都元帅劳力
会员安东尼虽然不是华裔,却也与家人到金安庙膜拜,并成为会员。
他说,大家都是班台柏林明的人,所以虽然不同种族及宗教,却无阻他想为田都元帅劳力的心,因而加入成为会员。

权盛坤:愿往返两地为神明服务
37岁的乩童权盛坤表示,当年被座主田都元帅挑选为童身,所以就算他目前已在吉隆坡发展,依然愿意往返两地,为神明服务。
他说,只要有人需要神明起乩,他接获通知后都会从吉隆坡下来起乩,为神明服务。
“我是神明亲自挑选的,所以有这责任继续做下去,不会因为我在外地发展而停止。”

田都元帅乃戏剧界保护神
田都元帅,戏神、道教护法神,亦称田元帅、田公元帅、田府元帅、相公佛、相公爷、宋江爷,与老郎神、二郎神一样都是音乐界、戏剧界的保护神(祖师爷)。闽南地区以此神与西秦王爷为主要戏剧神,早期各个剧团时常械斗,各以所奉的神像相互叫阵。今日由于艺师与戏班的交流,台湾的剧团常有两神兼奉的现象。
田都元帅原本是道教的护法神,居于“九天风火院”(民间将风字横写,火字倒着写,意为吹风降火),从神为“风火二将”、“金鸡玉犬”,原先是驱逐邪魔,防备瘟疫、护佑行军的武神,而后被戏班奉为戏神,也是福建省泉州许多地区的乡土神、境主神,清代时凤池境(今鲤城区凤池巷一带)奉祀的田都元帅称为“东相公佛”(佛,泉漳对男性神灵的俗称),简称“东佛”。奉圣铺(今鲤城区孟衙巷)奉祀的田都元帅称为“西相公佛”,简称“西佛”。两方素来不睦,各自交结友好的村落,展开械斗,各抬出神像助阵,故称“东西佛械斗”。
在广东,粤剧各戏班本来各有其戏神,有李皇爷(西秦王爷)、田元帅(田都元帅)等,而后统一奉祀华光天王,将西秦王爷与田都元帅视为华光天王的辅佐神。这是因为一个传说,戏剧演员演戏时冒犯上天,上天欲加以天谴,命火神华光天王放火烧掉所有的戏台,华光不忍心,于是违背天命,还托梦教导各个戏班如何向上天祈祷,赦免演戏时不敬的罪过,终于保全了所有戏班,于是众人皆改奉华光天王,以原本的戏神作为其佐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