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31日讯)对培风中学的孩子们而言,6月是一个感恩、快乐及充满爱的月份!
因为,6月是母校的生日,6月是母校庆祝校庆的欢腾时光,更是每一位学生发挥才艺、贡献能力、体验付出和收获的美好月份。
ADVERTISEMENT
这期《带你去找爱》走进培风中学校园,看看孩子们为了即将到来的“旭立110”校庆所做的准备,以及感受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的光辉。

张语恩:学到课本外知识
来自理二孝的张语恩(校讯组)对《找爱》记者说,每一年参与校庆活动,让自己的人格、成长及沟通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初一参与校庆时负责捡垃圾,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整个氛围很开心,而初来培风的我有机会为学校奉献一份力,觉得很光荣。”
她表示,初二和初三因为疫情的关系,无法进行校庆活动,确实有点遗憾和伤心,幸运的是高中时,培风再次恢复举办校庆,本身得以参与班级布置,过程中和同学一起沟通协作,从中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这是校庆以外难以获得的宝贵经验。
“班级布置除了能够和同学为校庆处理,也在为整个学校奉献,加深了我们对校园的独特回忆!感动的地方是来宾的认同,看到他们在班级布置中玩得很开心,觉得努力没有白费。”
她认为,作为校讯组的成员之一,希望将同学们、老师们、参与义卖的校外人士及校友们为校庆付出的背后故事,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努力,用照片和文字展示给观众看。
“我们的工作就像一双代替观众的眼睛,把大家的辛苦筹备让大家知道,这对母校而言是一份珍贵的历史和回忆,而我们这群校园记者能把这份礼物送给母校,觉得非常有意义和帅气!”

陈信宇:全心全意做好展览
高二和的陈信宇(资讯社)表示,校庆前外出售卖票券,可以感受到社会人士对培风的支持,并看到社会人士非常乐意为华社献力,如此热烈的反应让同学们都很感动。
他说,每年校庆都很大型需要很多人力,作为学生能献上一份力等于为母校尽一份心意。
“从班级布置中培养了沟通能力,增进技术和经验,为了两天的校庆庆典,大家筹备很久,都希望把新科技呈现给支持华教的来宾们看,如果来宾们看到展品觉得满意,我们就很开心。”
他认为,送给母校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全心全意做好展览,让校庆能够更好及更美好的进行,不要有遗憾。
“学校里每个人就好比小螺丝,一个都不能缺少。”

林子仁:加深学生对母校感情
理三善的林子仁(学长团)表示,校庆虽然年年办,但是每年的主题和形式不一样,充满了新鲜感,比如班级布置,大家还是会讨论设计新主题。
他说,培风每年不间断举办校庆庆典肯定能加深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因为校庆不只是一个对外的筹款平台,反而是让培风生实践学习的平台,带出“为校付出”的精神。
“校庆必须一代一代传承长久走下去,过程中的筹备及与人相处,不是课本可以学到的知识。”
他表示,学长团负责中场操演和晚会的现场秩序和检票,在现场大约3000名支持培风的观众面前,一定要体现出培风生的风纪,每一名学生都代表了母校的形象。
“我想送出本身的付出和努力给母校作为礼物,因为校庆庆典每一个部分我都有参与,希望个人的小小力量能让母校的校庆庆典更完美。”

叶慧盈:有更多学习机会
高三情的叶慧盈(两会)表示,疫情结束后,当大家重回到校庆班级布置时,由于生疏反而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去沟通,即使出现了争议,也能够在沟通后获得解决方案。
“因为有了校庆这个平台,才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她说,校庆前表演团体都要不停训练,两会共有33名成员参与中场操演,必须学习同一时间跨出统一脚步和姿势,务求达到好的效果,然后在文娱晚会帮助每个演出团体进行转场。
“演出者是光,我们是影子,因为有影子成就了光,有光才有影子,两会和演出者形成了互补角色;所以,我们一直练习速度和细节,尽量在转场时不发出噪音,同时不拖慢节奏,不让观众感到无聊和枯燥。”
她说,想送母校一束黄花,因为培风的黄花树有数十年历史,见证了校园内的点点滴滴和发展,黄花象征着传承和历史,有着浓厚的意义。

吴京倍:学会沟通提升能力
高二仁的吴京倍(管乐团)表示,本身初中一时比较安静内向,但参与校庆活动后学会沟通及如何办好一件事,提升了自我能力,在社团内可以担任更高的职位。
她说,在校庆庆典上演出会感到特别骄傲和光荣,可以让观众们看到“培风生有完成演出的能力”。
“我初一就开始参与中场操演和文娱晚会,跟随着学长从早练到晚,完全不感到疲惫,一心要让大家对校庆演出有更好的体验,从中觉得自己有责任回报社会人士的支持。”
她祝福母校未来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将独中教育永远传承下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