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良:生动记载小人物命运 沈慕羽日记 暗藏社会伤口




(马六甲20日讯)沈慕羽校长的日记,写了52年,内所描述的故事,暗藏着社会的阴暗和伤口,刻画的是那些有血有肉、有尊严、有坚持的“普通人”的命运。
研究沈慕羽日记的学术权威学者何启良博士说,透过沈老的日记本,可以看见沈老不只是看众生,也看微尘,记录着那些社会以为微不足道的低层人物与边缘人,这就是沈慕羽精神最高贵的地方。
ADVERTISEMENT
他指出,沈老日记描述的小人物,包括流氓、地痞、政客、骗子、色狼、阿飞、议员、校工、学生、记者、间谍、乩童、天师、警长、小偷等,同时也形象地记载变脸的督学、敲诈的医生、爱财的和尚、捐款的贫穷老媪、利欲薰心的政客、为情自杀的年轻女孩、“稍弄笔墨而捞其一笔”的写作人等。
110冥诞推介新书《结客行》
他是今日出席沈慕羽校长110周年冥诞纪念会以及4卷新书《结客行》的推介仪式上,如是评价了沈老的日记。以上活动由沈慕羽书法文物馆主办、马六甲平民学校协办。大会邀请教总主席谢立意校长,为新书主持揭幕仪式。出席嘉宾包括沈慕羽书法文物馆主席符永刚博士、馆长沈墨义及平民学校校友会主席刘淑芬等。
何启良博士说,沈老日记不只记录自己的东西,也记小人物的东西、感动到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悲悯之心。
“但我真正要讲述的,并不只是沈慕羽个人的故事而已,而是一个大时代里的真正故事,这是马来亚、马来西亚华人一代人回肠荡气的故事。我企图赋之予一个历史的维度,从沈慕羽医生的交游史里,寻找一个时代与那一代人的机遇与失落。”
沈慕羽日记研究之《结客行》4卷新书,第一卷集中叙述沈慕羽的师长、学生、与文化人和学人的交往;第二卷讲述与民国有渊源者以及马六甲地方性的政治与社团人物;第三卷是有关教总、董总和华教通道的因缘、第四卷收集了沈慕羽与政治人物的过从。

以服务为人生目的
书卷内也记录了沈慕羽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其思想、智慧与人格。何启良指出,沈慕羽精神主要是来自几个人物的影响,包括其父亲沈鸿柏、关公、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及孔子。
他说,中国著名学者罗家伦著作《新人生观》,强调正确人生观须有3个“晶莹而又伟大力量”支撑,即理想、智慧、人格。
他指出,沈慕羽精神人生观的“理想”,是服务为人生目的。服务有3个层次,第一层是指职业分内工作,第二层是作为公众人物帮助他人一种“意识”;第三层是把服务作为一种“信仰”、行为准则。而这3种层次沈老都有,且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表示,沈老智慧是余性忠慈,未与人交恶;处事权衡轻重;主张以和为贵不树敌;以诚待人,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寻求双赢局面;处世态度“智欲圆、行欲方”。
他说,沈老精神人格则是“慎独”、廉洁自持,维持节俭,即澄澈的生活艺术、保持规律生活,需有定性,不见异思迁、自省,而在日常中体味生命博大,是其人格里最为可贵的本质。
《傻瓜论》自嘲“华教苦行僧”
沈慕羽《傻瓜论》:
傻瓜、傻瓜、我是傻瓜,你也是傻瓜。可惜这世界的傻瓜太少了。我愿你我和一般志同道合的人,永远做个傻瓜,去感化世上无数自私自利的聪明人。
何启良博士指出,沈老强调服务一生、奋斗一世;服务为人生目的;华教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力,也是华文教育苦行僧,并提出了《傻瓜论》。
他说,《傻瓜论》看似很简单,但背后隐藏了基层常备忽略的意思。第一,它有很深的自嘲味道,挖苦自己在做一件别人都不要做,可是他却坚持做的事。
“第二,《傻瓜论》也是一种自我肯定,认为自己做得对,不仅没有违背道德与伦理,甚至超越之。”
第三,它也同时隐含着某种程度的批判意识,向世人控诉:“世上无数自私自利”的人,你们好聪明啊!因为你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没有为他人著想。但是聪明一时,却是愚蠢一世!
日记写了52年 珍贵资料
沈慕羽书法文物馆主席符永刚博士在推介礼上指出,沈老从1957年开始养成写日记习惯,写了52年,保留其生活、事业与奋斗的珍贵资料。
他说,沈慕羽是我国很杰出人物,其一生经历苦难面对困境,都与华人文化、社会及教育有关。虽然他倔强、积极、果敢、刚毅、坚持原则,可是处事态度中庸,主和为贵,以理服人,人生哲学是‘一生不悲观,万事有办法’。
他表示,何启良博士阅读600余万字的沈慕羽日记,录下摘要,论述成书,让大家对沈老有更深了解。
“何博士2019年至今摘录日记里故事,已撰写6本书,周日推介的《结客行》共有四卷,每本一公斤重,合共120多万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