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六甲14日讯)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主席拿督威拉颜天禄表示,明年是马六甲旅游年,而鸡场街作为旅游热门地标,有望迎来庞大的观光客群,进而带给社区经济发展正面的效益。
他昨晚在该街坊举办盂兰胜会时,这么表示。
ADVERTISEMENT
他说,该文化坊除了需要不断改善和优化旅游景点范围的基础设施,而且更要推出极有吸引力的品牌活动,并且结合政府、企业以及市民的合作力量,将本地民俗活动包括盂兰胜会打造成为本地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
他指出,盂兰盆节可说是马来西亚华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本地华人社会自祖辈一代一直流传着每逢农历七月期间,都会进行祭祀普渡等传统习俗,而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也多年来,透过结合本地社团单位的方式统筹举办盂兰胜会。
他说,盂兰胜会普遍上除了有着追思先人、宣导孝道以及弘扬报恩文化的意义,然而其实它也存在着社区团结、街坊联谊、贩商交流的社会功能,即让大家透过传统节庆聚集一起。
他指出,过去几年,马六甲鸡场街文化坊先后迎来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金身、中国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公主庙金身,以及全球百尊大伯公金身的圣驾巡境,当时吸引了上千名来自国内,甚至海外的民众聚集在这座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间接使得外地游客借此机会实地认识以及走进鸡场街。
“由此可见,各种民族信仰节庆活动以及中华文化汇演节目,有助带动到访鸡场街的观光人潮,同时也为这老街城区注入非物质人文元素,呈现出古迹、旅游、文化三体合一的景象。”
他感谢一路以来支持与配合鸡场街文化坊盂兰胜会的各界人士,并且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携手确保祖传下来的这类传统信仰习俗薪火相传,同时一起推广献力公益、行善布施等优良中华价值观。

刘柏祥:统筹方式联办 效果佳
盂兰胜会筹办工委会主席拿督刘柏祥指出,鸡场街文化坊于7年前通过统筹的方式联办盂兰胜会,不仅是能达到资源整合,效果也更佳。
他说,膜拜神灵,希望神灵保佑街坊安居乐业,同时商家居民精诚团结,发挥守望互助精神。我国的多元宗教以及互相尊重促进宗教和谐,共存共荣的文化必维护,拒绝那些极端种族和宗教的言论。
他表示,大马各族的团结处于适度和可控制程度,惟在拥有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许多课题和挑战需深思熟虑和谨慎处理。处理国家民族团结是一项重大议程,必须采取全面方法,尤其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国家,人民需要谨慎、保持耐心、宽容和相互尊重,以应对彼此间 的差异。
“现今,虽然全球经济低迷,但是善举不能减,盂兰盛会不限于承传中华文化,也推动慈善活动,也会留下的贡品作为施贫布施,推动慈善活动。”
较早前,他指出,依照旧时佛教的制度,僧侣每逢雨季时,会集合在一起修行,称为结夏安居。修行精进后向佛陀报告修行成果,故此七月十五日这天称为佛欢喜日。
他说,根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有弟子名唤目犍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向佛陀哭救。佛陀告诉他,必须于七月十五日时,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集合众僧的力量,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故此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他表示,道教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据佛教农历七月报恩月。七月是佛弟子的孝亲月、报恩月。孝道是佛法的基础,没有孝道就没有佛法。能成佛道,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
鸡场街文化坊盂兰胜会是由老街商家公会、歌乐联谊会、鸡场街文化坊工委会及华德宫理事会轮值筹办,今年共获145份参拜供品。
大会也在会上移交捐款给马六甲华文国民型高等中学,充作建设基金,以及鸡场街文化坊歌乐联谊会,作为活动基金,分别由家教协会主席蔡球伟及校长房宝文和歌乐联谊会总务吴欣娴接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