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1日訊)帆加南馬路有一間建於1939年,迄今已84年曆史的天益堂,這裡是齋姑帶髮修行的地方,而且都有領養義女的傳統,再由義女繼承住持,讓天益堂的香火不斷,代代相傳。
天益堂早前屬於先天教的道場,奉行儒釋道的教義,但是,自馬佛總於1958年成立之時,天益堂成為佛總的會員之一,如今已是佛教道場,以觀音菩薩為座主,84年來一直都是由吃齋帶髮修行的師姑領導,是一個在家女眾修行的地方。
ADVERTISEMENT
蕭福靈:數志同道合師姑創辦
今年70歲的蕭福靈是天益堂的現任住持,她也是前任住持領養的義女,而她同樣傳承天益堂領養義女的傳統,領養了2名義女,都已長大成人。
蕭師姑受訪時指出,據說第一代師姑是從中國大埔南來,先在新加坡逗留一段時間,再過來馬六甲並在這裡落腳,再與數名志同道合的師姑創辦天益堂。
她說,天益堂原屬先天教道場,但是,自馬佛總於1958年成立,天益堂就成為佛總的會員之一。“其實,先天教與佛教也相差不遠,都有供奉佛菩薩,我們這裡是奉行儒釋道的教義,主祀觀音菩薩。”
她表示,先天教向來都有領養“義子義女”的傳統,如果是男眾帶髮修行的道場,就領養義子,若是女眾帶髮修行的道場,就領養義女。而天益堂屬於後者,因此歷代住持都有領養義女,再從義女當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繼續管理道場。
師姑亦師亦母
她說,早年很多窮苦家庭,生育多又沒能力教養孩子,有些則是沒有父母的孤兒,因此領養的風氣相當盛行。天益堂的師姑都是沒有結婚的帶髮修行者,所以也領養了義女,讓她們在這裡生活,供書教學。
“我也是其中一名被領養的義女,但是我有父母,是柔佛昔加末人,母親在我3歲時往生,家裡兄弟姐妹多,所以我就被師姑領養,帶我到馬六甲生活。”
她表示,被領養的人對領養她們的師姑可視為亦師亦母,一方面教導她們佛教的道理,一方面又照顧她們的生活,所以算是師父,也是母親。
沒強制規定義女持長素
蕭師姑說,雖然領養義女,但並沒有強制規定她們一定要持長素,或者繼承住持,都讓她們自由選擇,一切隨緣。“當然,我們還是遵守先輩的‘家風’,就是女的結婚後就得搬出去。”
她表示,本身沒有硬性規定義女們一定要持長素,在佛堂時就吃素,在外則隨緣。至於將來繼承人的問題,她也只能隨緣。
“我當然希望是由義女來繼承,畢竟她們在這裡生活,有感情也懂得佛堂規矩,比較好打理。”
她補充,隨著時代的演變,無人能擔保2名義女是否會嫁人,以後會否破例讓已婚的義女來繼承佛堂,也只能隨緣了。
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師姑說,從第一代住持開始,天益堂就自力更生,師姑們自給自足,通過自制素齋,尤其一年3次觀音誕,師姑們在一班婦女的協助下,花了三四天的時間來準備素齋,非常熱鬧。
她表示,天益堂除了供奉觀音菩薩,也供奉花公花母及註生娘娘。這是華人民間信仰的神明,欲求子者都會拜花公花母及註生娘娘祈求懷孕,成功懷孕並在孩子滿月後,就會回來答謝神恩。
花公花母神誕善信求子
她說,花公花母的神誕是農曆十月初十,如今還有不少人會來這裡求子。
除了一年3次的觀音誕外,天益堂正月初八也有祈福及拜太歲,而農曆十二月初一則是還神。
師姑說,她都會為善信代拜太歲,年尾則代替善信答謝太歲。如果善信自己懂得,則可自行拜太歲,要她代勞也可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