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1日讯)来自各年龄层的30名各族女性,努力、认真并专注上课学习裁缝手艺,除了掌握一技之长,更希望能够实现当裁缝师梦想,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ADVERTISEMENT
由甲市区国会议员办事处主办的专业裁缝培训课程于9月5日开课,年龄介于23至48岁的学员可选择参与白天或夜间的课程,众人经过了数星期的理论课后,今早开始第一次的裁剪课程,进度令主办单位感到满意。
只见学员在老师莎莉的教导下,按着上衣样本纸在布料上绘出轮廓,接着动用缝纫工具在布料上“大作文章”,每一步骤都小心翼翼,却学得很开心。
从采访中得知,她们大部分是自小对裁缝很有兴趣,但不曾参与正规学习,有些则碍于学院课程昂贵而放弃,这次成功进入半年的培训课程,大家都非常珍惜,并认真学习每一堂课,至今没有人半途放弃。

曾爱莹:不要放弃手工行业
曾爱莹(27岁,上班族)表示,19岁开始对裁缝有兴趣,但没有真正学过;曾询问过报读相关课程两年需要2万至2万5000令吉,因没有能力负担而未能实现梦想。
“很高兴有机会来参与培训课程,我希望日后能当一个裁缝师,但毕业后会从帮身边人缝制或裁剪衣服开始,有朝一日更上一层楼。”
她指出,科技发达导致传统手工行业黯然失色,包括裁缝师已经买少见少,身边人的服装都是机器生产,很少有手工传统缝制,非常可惜;因此,希望大家不要放弃手工行业。

Evest:导师非常有耐心
Evest(40岁,销售人员)表示,之前只会一些诸如修改裤脚、改衣服等简单缝纫,希望这次的培训课程让自己学有所成,有能力做出一套衣服。
“导师非常有耐心,愿意把知识都告诉我们,她也会教我们做旗袍、马来服装等,我非常期待。”
她希望日后有机会往这行业发展,包括开店做衣服等。

吴婉仪:对马来服装生意帮助大
吴婉仪(38岁)从事销售马来服装生意,通过这次培训认识关于此行业的知识,如布料、尺寸和款式等,将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尤其能够与顾客分享更多资讯,也可以亲自为顾客裁剪衣服。
她说,参与数堂课后学习到很多知识,尤其是布料和尺寸,譬如掌握制作一件衣服需要的布料,对控制成本有帮助。
她希望不久后,自己有能力做出一件衣服,未来也能帮顾客修剪衣服,不需要假手于人。
邱培栋:盼取得好成果续主办
甲市区国会议员邱培栋表示,看到学员们5日开始上理论课,21日就能动手裁剪衣服,上手很快,而且学习态度专注,证明大家对有兴趣的事项会发挥得更好更快,因此,他希望6个月课程能取得很好成果,以便在有拨款下能继续主办。
“根据导师说,学员们很用心学习,也踊跃发问,开课至今没有人退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他表示,此课程旨在帮助B40群体有机会学习一技之长,从而提升家庭收入,尤其裁缝业工作时间自由,对忙于家务及带小孩的主妇更为方便。
他说,当初从报名的138人中进行筛选后录取了37人,最后决定参与者共30人,包含21名华裔、2名巫裔及7名印裔,每周二及周四上课两天,每次两小时,总课程为期6个月。
“为了方便不同生活背景的学员,课程分为早上10时至中午12时及晚上7时至9时两种,学员从基础知识学起,完成理论课后开始学习裁剪和缝制衣服,让学员掌握裁缝技巧。”
裁缝有市场及发展潜能
身为裁缝儿子的邱培栋说,自小跟着父亲了解裁缝,多少了解基本知识,也看到这是一个很有市场及发展潜能的行业,更可成为一门专业,尤其现代人对衣着舒适度和美观有更高要求,会选择量身订做的衣服,所以裁缝前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惟市场缺少相关员工。
他相信很多人对裁缝有兴趣,只是苦无机会正规学习,故其办事处拨款10万令吉举办裁缝培训课程,希望为它带来正面发展,并很高兴获得拥有20年经验的裁缝导师莎莉认同,愿意协助来授课。
他指出,教育部应探讨重新在中学落实缝纫、烹饪、木工及电工等生活技能课,因为每个学生有兴趣及有天分的领域不相同,因此当初开设裁缝课程时,也是基于认为中五离校生应该有一个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就像姑苏行开办中餐厨师培训中心,给对烹饪有兴趣的学生一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