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由時平教授所主講的鄭和線上講堂內容中,時平教授表示,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展現了15世紀人類海洋文明的新高,堪稱秦統一後中國人經略海洋最燦爛的時代。這段輝煌的歷史,每當中國遇到海疆危機、民族危亡或民族復興之際,都會被後世不斷的提起、讚頌和評價,從中汲取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精神力量。
他說,在20世紀初救亡圖存的年代,梁啟超盛讚鄭和及下西洋是大航海時代的“海上巨人”、中華民族史上的“國史之光”。近40年來,鄭和研究成為國際上引人關注的顯學,也是世界全球化和多極化進程中熱議的文明話題。世人試圖從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實踐,觀察走向強盛的海洋中國帶來的是和平還是威脅,或從中尋找人類多元文明與和諧共享的歷史經驗。
ADVERTISEMENT
在當代鄭和研究中,對鄭和研究的總結和學術評論是突出特徵之一。猶如一道學術史景觀,綻放出各種學術觀點及思潮。事實上,歷史上評價鄭和下西洋的文獻並不多,往往帶有時代的印記。在明代,反對和讚頌鄭和下西洋的態度並存,大體呈現讚頌,反對,高度評價的歷史軌跡。
反對意見在鄭和下西洋當朝就已存在,他們不是反對治理天下-傳統的天下觀。反對聲音背後表達三種態度:一是不贊同永樂皇帝大肆經略天下的舉措,它改變明太祖謹慎、以德為鄰的對外政策,違背了祖訓;二是反對宦官集團通過下西洋活動擴張權勢,並獲取更多財富積累;三是永樂晚期朝中重臣主張停止下西洋活動,是出自緩解國家財政壓力,社會需要休養生息。可見,當朝人對鄭和下西洋基本態度,認同經略天下的正統性,反對在國家內憂財困條件下繼續下西洋,抑制宦官集團通過下西洋擴張權力。這種治國態度表明明朝要回歸內政優先的國策。
到永樂晚期,反對聲浪就已表現出來,一直延續到明中葉之後,成為朝中的主流傾向。《明史·夏原吉傳》記載永樂十八年(1420),重臣夏原吉主張朝廷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所以歷史上會出現仁宗朱高熾即位,就下旨停罷西洋活動現象。宣宗朱瞻基時隔五年,在夏原吉病逝後才啟動第七次下西洋,彷彿帶有重試和善後的雙重意境,此後再也沒有出現大舉下西洋舉動。
下西洋停止後,雖有天順年間英宗皇帝和宦官重提下西洋之舉,但立即被內政優先的聲勢打消。到了明正德年間及晚明時代,在明朝國勢逐漸衰微和海疆危機背景下,有識之士開始反思朝廷的海洋政策即治理天下方略。此時書寫和讚揚鄭和下西洋的書籍增多,意在呼喚重振海上聲威和大明國勢。審視明朝中後期社會,內政成為國政的優先選擇。明人評價鄭和下西洋賦予了時代的需要,借鑑和重振的功用不言而喻,帶有濃郁的寓古思今情懷。
本週日下午2時的鄭和線上講堂,將由王潤華教授主講鄭和登陸馬六甲之後,中華文化在南洋的傳承與創新,有興趣聆聽的讀者們可以向國際鄭和研究院臉書索取更多詳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