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24日訊)大馬監獄博物館收藏豐富,除了實地參觀冰冷囚牢,也可窺探全國各州的監獄發展史、監獄局官員培訓情況及文物照片,還可瞭解囚犯的手作生活,包括展出木工和縫紉工作坊的大致樣貌,以及各地囚犯們的工作和最終成品的照片資料。
上兩期的《用眼睛去旅遊》介紹了古老監獄的結構、牢房、刑具及囚犯用品等,最後一期的大馬監獄博物館之旅,主要帶讀者看看各地監獄的展出、工作坊、機器及老照片等。
ADVERTISEMENT

老照片記錄囚犯集體縫紉
在木工展區,不同年代的木工機器展出,帶大家瞬間回到舊時代,譬如1956年添購的木工機器、1950年的刨木機器、1960年代的鋸木機、1980年代太平拘留所囚犯所使用的打孔機,以及各款手鋸、各尺寸木條等。

工作坊牆上集合了各州囚犯所製作的木成品,包括木椅子、木鞦韆椅、屏風、木櫥、鏡子木框及床架等。
同時,館內設有縫紉工作坊,擺放著1960年代囚犯使用的縫紉機;牆上的老照片則記錄了囚犯們集體進行縫紉的照片。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感化院特展區訴說故事
另一方面,由於1968至1990年6月期間,來自亨利葛尼少年感化院的紀律問題學生被安排在此服刑,過後用作亨利葛尼少年感化院第二分校,所以博物館內也設有一個該感化院的特別展區,展出老照片、樂器、電影播放器、校徽及各種用品。

其他展出品尚包括越南偷渡客的船隻模型、食水和牛奶器皿、船隻駕駛盤及老照片等,值得大家細細去參觀,感受歷史留下的各種痕跡和故事。
英殖民政府建立 第二古老監獄
【大馬監獄博物館簡介】(資料來源:大馬監獄博物館)
我國第二古老監獄,建於1860年英國殖民政府,當時名為“H.M.監獄”。1955至1960年,此監獄為21歲以下囚犯服刑之地,1968年囚犯被移至吉打雙溪大年監獄,來自亨利葛尼少年感化院的紀律問題學生則被安排在此服刑,並用作感化院第二分校。
1990年6月後,提升為怡力監獄;2010年1月27日獲內政部批准,改建為監獄博物館;2010年6月25日,怡力監獄正式清空,最後一批囚犯被帶到雙溪烏浪新監獄服刑;2014年11月,甲州元首為馬來西亞監獄博物館主持開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