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恰逢培風111週年慶,培風校史館將於6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邀請社區民眾前來了解培風發展歷程與教育初心!
培風校史室於1998年由培風中學時任校長陳國華創立,隨後遷館兩次,今年再遷入培風中學綜合大樓二樓,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培風人。
ADVERTISEMENT
“培風”校名源自莊子《逍遙遊》,因此新館策展概念亦基於此篇,分三大展區:北冥有魚、圖南培風(培風百年辦學沿革);乘天地、御六氣(學校軟硬體發展:課程與校園建設發展與變革);擊水三千,扶搖而上(培風精神的傳承及展現)。
蔡茁奕:設計結合典故與城市元素
“培風學校的發展與馬六甲城市發展緊密相連。” 培風中學資源中心主任兼培風校史館館長蔡茁奕表示,針對此點,在與設計師溝通展館設計的過程,除了串聯培風校名與《逍遙遊》的典故,亦增加了華人下南洋與馬六甲城市發展等元素,凸顯了培風學校作為一所華人公立學校之定位。
同時,他亦認為,博物館向來被視為學習的場域,作為一所校史館,該館能夠藉由連接校內外教育資源,透過策劃面向社區的展覽以及課程,與社區共同營造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地方文化與氛圍。
2019年起培風中學資源中心團隊積極參與博物館相關的各類課程與交流活動,其中包括臺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所開辦的文化資產維護在線課程。
戴夢華:文物普查助瞭解校史連接
資源中心副主任戴夢華表示,平常需兼顧圖書館運作的資源中心團隊,在行動管制令期間得以全心投入到校史館的工作中,團隊除了積極參與線上課程之外,也階段性開展了文物普查的工作,逐一清點館藏文物,並將文物的來歷,與當前狀況詳細記錄在案。
文物普查的工作有助於團隊更瞭解物件與校史的連接,並在策展過程,為觀眾精選出值得駐留細品的文物。戴夢華師舉例幾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產生的文物,包括1920年培風學校高小畢業證書、1943年日本発送電株式會社租賃文件等。為減少對文物的耗損,所展出的文物,依據其重要性,大多以複製品的形式展示。
培風校史館不僅僅是記錄以及展示校史的地方。透過了解培風發展史,看見先賢前仆後繼地堅守民族教育、維護辦學初心的精神,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黃雪萊:校友獻力打造新展館
黃雪萊校長表示,在打造新展館的過程,許多校友都回來貢獻自己的專業能力,比如室內設計師羅德超、道具師王泰偉、文物複製藍氏君等,團隊各司其職,合力詮釋及展現心目中的培風文化與集體回憶。
“我們常常把培風人這三個字掛在嘴邊,但培風人是誰?” 黃雪萊校長表示,真正走過這段培風之路就會發現,培風人指的不僅僅是從培風學校畢業的孩子,也不僅僅是在培風諄諄教誨一輩子的老師,在這個過程裡,還有許多留名或不留名的社區人士,不計回報地投入他們所能夠給予的,充分體現了培風校訓“公忠勤毅”的精神。
配合展館開放,除了有學生導覽員為來賓講解校史故事,該館亦特別邀請了臺灣文化運動先驅丘如華老師,及臺北藝術大學於國華副教授主講兩場專題演講,場地空間有限,鼓勵大家預先報名,報名鏈接為:https://forms.gle/XaLE7FWgs1rxDEATA。活動資訊如下:
專題演講 Sharing session 1:
丘如華《我的民眾參與心路歷程1987~2024》
日期: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專題演講 Sharing session 2
於國華《學美之旅:美,如何學?》
日期:2024年6月16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時至4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