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4日訊)甲州首席部長投資顧問兼州政府對華特使拿督威拉林萬鋒建議中國專家學者深化與馬六甲及馬來西亞的博物館機構展開更多合作,深入探討歷史上馬六甲與各國在政治、經貿、文化、思想上的交流,進一步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化和國際合作的加強。
“作為馬六甲州政府的代表,我願意全力支持和推動這項工作,為大家的合作提供便利。”
ADVERTISEMENT
他說,馬六甲州政府願意與中國各友好省州將在未來舉辦更多的交流合作,包括推動文物館或博物館之間,尤其是有關海上貿易的合作,如研討會或展覽等研究工作。此舉不僅將促進兩國人民的“民心相通”,也能進一步加深兩國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林萬鋒是於今日為“從廣州出發——‘南海1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圖文展”主持開幕儀式上致詞時,如此表示。
他說,馬六甲作為東南亞最具歷史底蘊的城市之一,歷來是東西方文化交匯、文明互鑑的重要樞紐。它不僅是世界聞名的貿易中心,更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片土地上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成就了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篇章。今天,我們有幸在這裡與各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這是馬六甲歷史上又一大盛事。”
“南海一號”最具代表性考古發現之一
他表示,作為這次展覽的核心,“南海一號”無疑是海上絲綢之路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艘古代商船不僅保存完好,而且船上超過18萬件珍貴文物,包括大量外銷瓷器、手工藝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展現了800年前中國南宋時期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
“近年來,中國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的考古新發現,更進一步證實了‘南海一號’與廣東地區的深厚歷史聯繫。廣州作為‘南海一號’最後的離岸港口,象徵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承載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輝煌歷史。”
林萬鋒也指出,會上也舉行主題為“南海相遇——中國與東南亞出土醬釉罐的交流對話”國際學術工作坊,這也標誌著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考古和歷史研究上的新突破。
“作為馬六甲首席部長的投資顧問兼州政府對華特使,我的職責不僅是促進馬六甲的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更在於推動‘民心相通’。旅遊業是馬六甲的經濟支柱之一,依託我們的歷史與文化資源,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博物館合作,勢必能帶動馬六甲的人文旅遊產業的發展。這也是深化馬六甲與各國經貿往來的民意基礎所在。”
可參觀鄭和文物館瞭解歷史
此外,林萬鋒也鼓勵民眾及遊客過來鄭和文物館瞭解及參觀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包括出土文物展覽,加強對有關知識的認識。
他認為,這項為期2個月的展出能夠提高甲州作為世遺城及旅遊城市的名氣,而今年也適逢馬中建交50年及甲州旅遊年,該展出協助推動甲州旅遊年,並可以從中挖掘馬中建交50年兩地的更深的淵源。
李民湧:實證“南海1號”從廣州出海
另一方面,中國廣州南越王博物院院長李民湧指出,過去2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文博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南海1號”最後離岸港口之謎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實證了“南海1號”最後從廣州放洋出海。
“我們將佛山南海諸窯、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海1號’沉船關聯,通過多學科研究,證實了‘南海1號’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部分醬釉罐產自南海諸窯。這是我國水下考古、沉船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歷史上,第一次能做到如此精準地從商品的產地、集散地到航船‘三點一線’軌跡確認。這一重大成果在學界引起了戶泛關注,對助力海絲申遺有著重要意義。”
他說,該展覽在最新考古發掘資料及文獻研究基礎上還原“南海1號”的航行軌跡,再現南宋時期海洋活動的繁榮最象。
“展覽深入招掘唐宋以來,廣東陶瓷器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彰顯廣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世界大都會的歷史地位,向公眾呈現海上絲綢之路的廣東文化印記,講好大灣區故事、中國故事,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學術價值和現實價值。”
李民湧表示,如今“從廣州出發——‘南海1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已實現“走出去”,來到世界遺產古城馬六甲;未來,兩地將攜手並進,繼續深耕海絲文化遺產價值研究,推動海絲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利用出新、出彩。
出席者尚包括鄭和文化館館長陳達生博士、署理館長李培峰及新加坡文物收藏家林朝華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