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1日訊)奔達哈利基金會(The Bendahari)與馬六甲葡萄牙歐亞遺產藝術文化協會及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本月10至16日在位於新路的奔達哈利基金會,聯合呈現展覽《普拉亞巷的故事》(Stories of Praya Lane)。
這是奔達哈利基金會與諾丁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第二次合作舉辦的社區項目,去年是共同策劃了以馬六甲傳統手工藝為主題的展覽。
ADVERTISEMENT
傳承獨特文化習俗
該會發出文告指出,今年的展覽,得到了滙豐銀行的支持,展覽的焦點放在社區成員發起並主導的項目上。此次展覽由馬六甲葡萄牙歐亞遺產藝術文化協會組織,旨在通過普拉亞巷的居民——主要是葡萄牙或歐亞裔人群,展示該社區的文化意義。
馬六甲葡萄牙歐亞遺產藝術文化協會主席馬丁特塞拉在普拉亞巷長大,對這個早於葡萄牙定居點的社區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的願景是通過各種傳統文化活動,恢復該社區曾經存在的團結精神,併為年輕一代傳承這些獨特的文化習俗提供機會。
馬丁與馬六甲葡萄牙歐亞遺產藝術文化協會緊密合作,項目吸引了一批充滿熱情的志願者,每個人都為展覽貢獻了自己的故事與見解。參與者包括Mataburung.com的弗裡茨(Frits Van Walsem)、歷史學家瑟吉雅丹(Serge Jardin)、Leo Khang Meng,以及已故領導人伯納德斯塔瑪利亞(Bernard Sta Maria)的女兒娜塔莎斯塔瑪利亞(Natassa Sta Maria),而伯納德也在普拉亞巷長大。
反思並保持活態遺產
展覽策展人Yueh Siang Chang表示,通過這個項目,希望展示社區的重要性,社區關係是維繫文化生活、傳統和知識的紐帶。大會也希望藉此機會反思,當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維持這些維繫力,保持我們的活態遺產的活力。
獨立研究員翁丹尼斯(Dennis Ong)和薩賓費羅(Sabine Ferrao)負責進行口述歷史採訪。雖然他們並沒有接受過正式的口述歷史記錄培訓,但他們深知社區故事傳承的重要性。在過去的四個月裡,他們收集了來自35位曾經或仍然居住在普拉亞巷的居民的故事和照片。通過這次努力,”眾人撫養一個孩子”的古訓得到了印證,”共工”精神在舊時的社區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居民共同面對社區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
展現“海灘、海洋”故事
此外,普拉亞巷靠近海邊,社區居民與馬六甲海峽有著深厚的情感紐帶。展覽期間,這些記憶將通過宗教與文化儀式、日常生活活動,以及圍繞著“海灘”和“海洋”的故事展現出來,重現1960年代海岸填海及馬六甲Raya區開發前的生活場景。
該項目還邀請了大學生參與其中。由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馬麗娜博士(Dr. Marina Ng)和她的學生們領導的團隊,將為展覽開發一項互動技術,供參觀者體驗普拉亞巷的歷史。瑪拉工藝大學創意藝術學院的電影系學生也將參與制作紀錄片,另有一位獲得敦陳禎祿獎學金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保護碩士生將貢獻一篇視頻隨筆。
本項目的主要受益者是普拉亞巷的昔日居民,以及未來的相關群體,包括那些對葡萄牙歐亞文化感興趣的學生和訪客,他們將通過普拉亞巷過去與現今居民的視角深入瞭解該社區。
如果讀者希望分享關於普拉亞巷的生活故事,或瞭解更多項目詳情,請訪問:www.prayalane.com。
展覽將於2024年9月10至16日開放。請關注Bendahari基金會的Facebook或Instagram賬戶,或馬六甲葡萄牙歐亞遺產藝術文化協會的Facebook頁面獲取最新動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