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聚焦古城

|
发布: 8:04pm 02/11/2024

清华宫

清华宫

侯罕利:保持百年历史管理 清华宫留存文献碑铭

(古城版)东南亚古代港市华人文献研究工作坊开幕,挖掘马六甲珍贵碑铭历史
东南亚古代港市的华人文献马六甲碑铭研究工作坊与会者大合照。(李振城摄)

(马六甲2日讯)马六甲主席侯罕利指出,清华宫是马六甲南区具有代表性的古老庙宇,至今仍保持着百年历史的管理系统,并以十六区制管辖,为马六甲地区的华人历史留存了珍贵的文献与碑铭。

他表示,清华宫在2017年重新举办王船祭典时,有幸得到赖碧清和吕世聪的协助,对庙中碑录文物进行了全面整理,挖掘出许多遗失的历史,包括清华宫的王船碑、创庙人和捐地人的碑文。赖碧清团队耗时整理编撰,最终出版成4本书,帮助清华宫找回了已渐被遗忘的历史。

ADVERTISEMENT

碑铭是华人历史完整记录

他说,若不尽早记录这些历史,将不仅是清华宫的损失,更是马六甲华人历史的一大缺憾。庙宇中的碑铭不仅是庙史的见证,若统合起来,更是早年华人历史的完整记录。

他在今天的“东南亚古代港市的华人文献:马六甲碑铭研究工作坊”开幕仪式上致词时,如是表示。

工作坊的研究课题广泛且丰富,其中包括少见的薛佛记的像赞、六圣府、惠州会馆神祖牌、三多庙的矿家、甲必丹盛明利、马接拿督公的华文碑、清华宫的王船碑及马六甲基督堂的米怜碑等。此外,青云亭的碑铭研究也成为本次工作坊的重要议题。

(古城版)东南亚古代港市华人文献研究工作坊开幕,挖掘马六甲珍贵碑铭历史
工作访吸引超过80位学者出席。这不仅促进了学术界与民间的密切合作,也唤起公众对马六甲庙宇、宗祠等历史古迹的重视与保护意识,为传承东南亚华人历史文化留下宝贵遗产。(李振城摄)
盼工作坊研究成果汇编成书

侯罕利希望将工作坊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书,并愿意承担出版费用,为马六甲历史留下宝贵的成果。

在国际郑和研究院主办的马六甲碑铭研究工作坊,分为三个主题场次,包括《清华宫与青云亭》、《跨文化与地域的交流》及《历史文献与文物》。此外,还安排了“大伯公神缘下的马六甲”专题探讨、关于“河流与街道的发展”的讲座,并前往清华宫进行户外考察。

本次工作坊的主讲人阵容强大,包括清华宫主席侯罕利分享《清华宫碑铭的价值与维护》;华社研究中心研究员阮涌俰探讨青云亭的《甲必丹李公济博懋勋颂德碑》;南方大学学院中文系讲师邱继来讲解《马华文学的早期形式与青云亭碑铭群》;新加坡独立研究者吕世聪则重新考证清华宫《造僊鸼捐题碑》的历史意义。

(古城版)东南亚古代港市华人文献研究工作坊开幕,挖掘马六甲珍贵碑铭历史
碑铭与外语档案研究庄钦永博士为工作坊主题演讲《我与碑铭研究》。(李振城摄)
白伟权: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

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助理教授白伟权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推动了学术单位与民间的合作,深化了东南亚华人历史文献的研究,还提升了马六甲作为国际历史古城的文化旅游价值。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参与,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进一步探讨碑铭背后的故事,拓宽了参与者的视野。

本次工作坊由新纪元大学东南亚学系和林连玉基金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主办,并得到清华宫、国际郑和研究院和马六甲讲古堂的协办,共吸引超过80位学者出席。这不仅促进了学术界与民间的密切合作,也唤起公众对马六甲庙宇、宗祠等历史古迹的重视与保护意识,为传承东南亚华人历史文化留下宝贵遗产。

(古城版)东南亚古代港市华人文献研究工作坊开幕,挖掘马六甲珍贵碑铭历史
新纪元大学东南亚学系和林连玉基金文化资产保存委员会代表廖文辉(左二)颁发纪念品予国际郑和研究院总经理李振城(左一)、清华宫主席侯罕利(右二)及马六甲讲古堂主席赖碧清(右一)。(李振城摄)
(古城版)东南亚古代港市华人文献研究工作坊开幕,挖掘马六甲珍贵碑铭历史
本次工作坊的主讲人阵容强大,研究课题广泛且丰富。主办单位颁发证书予所有主讲人。(李振城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