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之旅》
(馬六甲22日訊)位於雅佳美浪的青石壇是一座具有89年曆史的神廟,在近90年的歲月裡,座主張公聖君默默庇祐著各方善信。而廟內供奉著三尊最老的張公聖君、洪公聖君、蕭公聖君小神像,因為頭髮及須不斷生長,而叫人嘖嘖稱奇!
與隔鄰印度廟相處融洽
青石壇建於1933年,剛開始是在雅佳美浪四樓組屋底層,而後香火鼎盛,善信越來越多,於約40年前遷至組屋旁邊的一塊空地,繼續開壇辦事。而近90年來,座主張公聖君非常靈驗,不少善信蒙座主庇祐,人生及事業越來越順遂,因而加入理事會,全心為座主效勞,致力傳承及發揚座主救世萬民的精神。
ADVERTISEMENT
值得一提,數十年來,青石壇也與隔壁印度廟相處融洽,遇到喜慶節日,雙方都會互相往來祝壽交流,體現我國多元宗教融洽的一面。
李志青:發須不斷生長神奇
青石壇主席李志青表示,該廟建於1933年,迄今89年,而根據瞭解,該廟相信是甲州第三古老的張公聖君廟。
他說,該廟除了供奉座主張公聖君、洪公聖君、蕭公聖君外,也供奉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媽祖、玄天上帝、大二爺伯等等。每逢初一及十五開壇辦事,而每年的農曆正月廿七及七月廿三座主聖誕千秋,也會大事慶祝。
他表示,大殿眾神頂端供奉三尊最老的張公聖君、洪公聖君、蕭公聖君的小尊神像,除了是最老神像,這三尊神像也因為頭髮及鬍鬚不斷生長,而叫人嘖嘖稱奇。
“說來也很奇怪,這三尊神像的頭髮及鬍鬚不斷生長,我們也不敢修剪,一年就打理一次,幫神像梳理頭髮及鬍鬚。”
他說,理事們都致力於發揚座主張公聖君救世萬民的精神與文化,近10年來都舉辦冬至行善積德活動,到老人院及殘障中心佈施。不過前2年因為疫情而暫停,今年會復辦。
計劃明年辦遊行
他表示,該廟與隔壁印度廟也保持密切聯繫,每年雙方的喜慶節日都互相往來,促進宗教交流。
“我們農曆七月廿三座主聖誕千秋時,隔壁印度廟的善信會來這裡向座主祝壽,而我們也會禮上往來,在對方的節慶之日,前去拜訪交流。”
李氏說,青石壇也計劃於明年舉辦遊行,目前開始討論細節。
龔重安:善信有祖父孫三代
名譽主席龔重安(76歲)指出,青石壇近90年來,獲座主張公聖君指點迷津的善信無數,一些更是好幾代人。
他表示,不少是孩子跟隨父親過來,也有是祖父孫三代一同前來,大日子時非常熱鬧。
曾經出任主席多年的他說,早在組屋時期已參與並擔任主席,該廟由鄭姓男子創辦,後者也是第一代乩童。當年因為香火鼎盛,於是物色地點搬遷,經神明指點找到目前這位置,當時是一間簡單的板屋,過後才慢慢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他表示,座主張公聖君非常靈驗,為廣大善信指點迷津,許多人都非常誠心膜拜。
曾再煌:借車與神明結緣
總務曾再煌因為10多年青石壇神誕遊行,借車給廟方之後,就與座主張公聖君結下不解之緣,參與廟務後,有感座主慈悲庇祐,因而更決心為神明服務。
他說,當年遊行之後,廟方包了一個紅包給他,而他也因為紅包封外的號碼而中了萬字,所以去廟答謝神恩,因而與神明結緣。
“這麼多年來,有感座主非常靈驗,只要我們真誠,相信祂,就會心想事成。”
賴鑲昌:有難事秉報獲解決
財政賴鑲昌也是其中一名年輕理事,他認為,青石壇有近90年的歷史,一路走來不容易,因此,理事們會努力辦好廟務,傳承座主的救世精神與文化。
他說,每當遇上困難向座主秉報後,困難就一一獲得解決,生意也很順利,這都是座主的庇祐。
許國榮:走出低潮運勢變好
文書許國榮在人生低潮時,經朋友,也是青石壇財政賴鑲昌介紹下來到青石壇,得到座主張公聖君指點迷津,最終成功走出低潮,運勢也從此變好。
他說,當中有兩件事,讓他對座主張公聖君佩服得五體投地。第一件事就是太太剛剛懷第一胎時,除了家人,沒人知曉。有一次在廟裡,神明通過乩童突然問他太太是不是懷孕了,令他嚇得目瞪口呆。第二件事也與太太及孩子有關,就是座主精準地算出兒子的出生日期。
“我在這裡改變了我的命運,讓我越來越好,也對座主非常有信心。”
張聖君又稱張聖者
張聖君,又稱張聖者,號慈觀,道教閭山派道士,被明正德皇帝敕封為“法主神號”。張聖者確有其人,於宋天聖二年(1024年)農曆七月廿三出生在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據《張氏世譜》記載,張慈觀是隨王審知入閩始祖張睦第13世玄孫。張慈觀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苦難中渡過,四歲喪父,後隨母改嫁到盤谷鄉連厝林裡(今福坪村)的連姓人家為繼子。七、八歲時,因家境貧寒,繼父讓他去放牛,十二、三歲時,以砍伐鋤柄謀生,所以當地人叫他張鋤柄。十八歲那年,他上閭山學法,修煉武功,決心扶正祛邪,救世救民。
張公聖君,監雷御史,五雷法主,蕩魔將軍、張聖君,張聖公、張聖者、法主公,俗稱張公,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帶民間所篤信的神明之一,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傳說中,法主公張慈觀,與蕭朗瑞、章朗慶二真人,義結金蘭,三兄弟於閭山許遜真君宮殿中修煉,受賜風火輪;又習太乙天尊法術,均善道法。張真人也修佛法,一次至南海普陀山拜山,觀音大士曾賜張真人柳枝,真人一拿,即化為寶劍,返回途中,於龍王宮前遇龍樹菩薩,龍樹菩薩傳之以空法,並以經書裝在錦囊內,贈予張真人,真人開錦囊,取經欲讀,手上錦囊即化作能裝鬼神的“乾坤囊”,張真人甚感激兩菩薩的傳授,也立志為佛門護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