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国旗放在学生胸口好不好?让学生从小认识国旗,我觉得没什么不好。
可是,爱国真的只是一小面国旗就能办到吗?而爱国该如何爱,种族之间该如何相处,宗教之间该如何尊重,这些并不是将一小片国旗放在胸口就能发挥到作用;所以,政府突然间的这项宣布,意义何在。
ADVERTISEMENT
我们一直强调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社会的国家,但事实上,随着政局的变化,很多政治人物为了赢取选民支持,已经朝极端路线靠近,甚至不惜摧毁各族间的和谐,原本身为反对党的议员也在成为执政党后选择妥协和牺牲少数的权益,对于以前反对的极端行为,现在则保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加剧种族和宗教间的矛盾和纷争。
要爱国首先从政治人物开始,学生们并不存在不爱国的说法,更加不是制造种族和宗教问题的一群。
如果政治人物真的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就不会乱挑起极端课题,也不会在族群间乱套罪名。
真的爱国,就会在各族出现纷争时第一时间安抚各方,同时将课题理性化,如此做法下,各族肯定能够解除误会,达到互相理解和包容。
很可惜,目前的政治局势正处于不稳定的情况,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强大到独自执政;因此,为了成功守住政权成了每个政治人物的首要任务,种族和宗教课题也在这种混战的情势下产生。
所以,国旗应该贴在政治人物的额头上,借此提醒他们要把“尊重”放在心里,如此才对得起人民的委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多元一直是我国的核心,但曾几何时,这个我们视为骄傲与特点的强项,却似乎悄悄地变成了一种互相猜疑的点。
我想大家都一定看到了新闻报道,一名马来大叔因为现在适逢斋戒月,在店里看到一名年轻男子在吃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掌掴对方,因此给自己招惹了刑事罪,被控上法庭。
这起事件后,社媒上处处可见一些长得比较像巫裔,但其实不是穆斯林的网友纷纷拍了影片,诉说自己在斋戒月吃东西时的种种遭遇。有个网友甚至是将身份证贴在额头上,手上还拿着十字架,明确地告诉大家,他是基督徒,不是穆斯林。
掌掴大叔发生事件后,也听到身边的朋友说道,若自己皮肤比较黝黑,或者长相不太像华裔,斋戒月期间连买食物都成了问题。这是我比较惊讶的,连买食物也遇到刁难,这是什么社会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当时是在斋戒月期间,但我家人当时不得空去买饭给我,而穆斯林邻居就自荐说,可以帮忙买,这个不成问题,毕竟不是他吃,他是帮忙小朋友买饭。这件事情一直烙印在我脑海中,对这位帮忙我买饭的大叔非常感激。
在工作上,斋戒月期间,因为同行都有马来同胞,我们吃的时候如果躲着他们,他们都会大方的说无所谓,叫我们不要躲着吃,这样多委屈呀。对于这些朋友们的宽容,真的觉得他们很大量,也很大方。
我还是觉得,在多元的我国,尊重二字非常重要。无论今天对方什么宗教、什么肤色、什么背景,给予最基本的尊重是必要的。即便今天公开在斋戒月期间吃食的是一名马来青年,我们也不能公开的对他批评或甚至是出手攻击对方,我们不是他,怎么知道他不斋戒的理由呢?
似乎,在脚步越来越快的社会,我们对待他人的耐性却越来越低,何不,放慢脚步,放下成见,收起脾气,和气对待大家。








ADVERTISEMENT